高校虚拟社区的学习有效性评价研究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虚拟学习社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如何评价社区学习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中的评价对象是高校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有效性。首先,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有效性,有效学习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界定,归纳总结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建构性、交互性、社会性、技术性,以及学习有效性的评价要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将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与学习有效性的评价相结合,得到本研究的评价框架。评价框架由四个一级指标构成,分别是学习目标、交互行为、学习衍生品、社区学习满意度,其中学习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组成;交互行为包括频度和深度;学习衍生品包括文本信息和多媒体作品;社区学习满意度由学习整体满意度和社区存在满意度两个方面组成。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有效性评价框架,设计开发了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有效性评价量表。通过对评价量表的试测,经过对试测数据的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删除不合格题项,最终得到27个题项,确定了最终的评价量表。最后,评价量表的开发是为了对已有的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评价。本研究选择国内两个基于高校的虚拟学习社区中某课程进行评价,先对课程的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然后对学习者的课程成绩和社区内的交互数据进行内容分析,将二者得到的结论进行比较,形成评价报告。量表的评价结果与客观数据比较相符,该评价量表能实现对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有效性的评价。最后笔者从学习动机、情感、评价和社区的技术支持四个方面提出提高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期望能对未来虚拟学习社区在辅助高校教学方面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汽车后市场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大的状况也随之而来。尤其是汽车维修、快速保养、检测、诊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