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高致死率的传染性疫病。PEDV防控困难,其疫苗效果有限,并且由于PEDV毒株的高变异性及不同基因型分离株混合感染的存在,疫苗仍然不能使仔猪完全避免PEDV的影响。开发有效的PEDV防控手段对养猪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所报道的CRISPR-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高致死率的传染性疫病。PEDV防控困难,其疫苗效果有限,并且由于PEDV毒株的高变异性及不同基因型分离株混合感染的存在,疫苗仍然不能使仔猪完全避免PEDV的影响。开发有效的PEDV防控手段对养猪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所报道的CRISPR-Cas13系统可以对RNA进行精确的切割和编辑的作用机理,探索一种靶向抑制RNA病毒的策略。我们分别采用了Cas13家族的Cas13a和Cas13b系统,利用其RNA干扰功能对PEDV的基因组RNA进行切割,研究其干扰PEDV体外增殖的可能性。其中,基于Cas13a系统设计了6对靶向PEDV基因组不同区域的CRISPR RNA(cr RNA)位点,通过构建CRISPR-Cas13a打靶质粒,以打靶质粒转染Vero细胞,并利用PEDV感染转染后细胞,检测PEDV在CRISPR-Cas13a转染细胞内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CRISPR-Cas13a系统对PEDV增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基于Cas13b系统设计了4对靶向PEDV基因组不同区域的cr RNA位点,通过构建CRISPR-Cas13b打靶质粒,以打靶质粒转染Vero细胞,并利用PEDV感染转染后细胞,结果显示了对PEDV增殖明显的抑制作用,打靶质粒Cas13b-PEDV-cr RNA3和Cas13bPEDV-cr RNA4在24 h内细胞水平上降低了约50%的PEDV病毒含量。我们还构建稳定转染Cas13b-PEDV-cr RNA2和Cas13b-PEDV-cr RNA3打靶质粒的Vero细胞系,在PEDV感染细胞后,24 h内对PEDV增殖的抑制作用达到90%以上。本研究结果显示了CRISPR/Cas13b系统可显著抑制PEDV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增殖,显示了CRISPR/Cas13b系统具有抵抗动物RNA病毒感染的能力。本研究为开发有效的RNA病毒防控手段、建立抗病动物模型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其他文献
希金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Sacc.)是一种重要的半活体营养型寄生真菌,其寄主范围广泛,能为害多种十字花科植物,引起著名的炭疽病。效应分子是病原真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它可以调控植物的免疫防卫反应从而促进病原真菌的侵染和定殖,但目前关于希金斯炭疽菌效应分子的研究仍然不多。本研究在前期本实验室预测和筛选到的希金斯炭疽菌效应分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一些关键效应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镁是植物叶绿素的中心原子,磷和镁的缺乏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华南地区,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大多被吸附固定,使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此外,过量的铵态氮肥和钾肥投入,加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低和淋洗作用强,导致镁有效性低,对作物生产非常不利。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共生可以显著提高作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特别是磷元素。然而,A
土壤中不同的黏粒矿物组成和含量反映土壤的发生发育过程或强度,有较强的区域性,是研究土壤发育和土族划分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分析广西不同纬度和成土母质的土壤黏粒矿物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黏粒矿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并确定了其中“黏质”剖面的土族控制层段矿物学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基层单元中土族的建立。得到以下结果:(1)广西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硅铝率(Sa值)范围1.47~4.69,不同土纲土壤的Sa值依次为
酸性土壤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铝在酸性条件下会严重破坏植物根部的生长,极大地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发育。ERF转录因子家族(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发育和胁迫反应中发挥着多种作用。本研究根据野生大豆BW69耐酸铝基因表达谱克隆基因Gs ERF,对其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作深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序列分析表明,Gs ERF基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是稻飞虱、黑尾叶蝉、小绿叶蝉等猎物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上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黑肩绿盲蝽触角感器的功能和种内异性个体间的定位行为,本文对黑肩绿盲蝽触角和外生殖器结构及其感器、求偶行为和两性吸引进行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触角和触角感器,黑肩绿盲蝽
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烟草上的重要细菌病害,给烟草行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尚未有效的防治措施。噬菌体作为细菌病毒,能有效裂解青枯菌,但由于噬菌体存在高度特异性等问题,影响其防治细菌病害的效果。因此,研究噬菌体与细菌之间的互作,探究噬菌体抗性菌株的抗性机制,对于利用噬菌体防治作物青枯病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青枯菌可能存在的抗噬菌体机制,将对6个噬
我国是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水稻的病虫害严重影响的水稻产量,因此水稻的农药施用量严重超标,而导向农药利用导向基团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实现农药定向的运输并到达病虫害的为害部位,可大大地提高农药利用率。同时选取53个水稻主栽品种,在具有内吸性特性的新烟碱农药的处理下,对其农药积累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高吸收农药水稻品种,降低农药吸收量,为克隆农药转运基因或调控基因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以水稻幼苗为供试
果蔗是广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果蔗品种以黑皮果蔗‘Badila’为主,品种单一,且为无性繁殖作物,容易遭受病毒侵染造成多种病毒病害的发生,引起果蔗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等严重问题,影响果蔗生产经济效益。果蔗种苗脱毒是防治果蔗病毒病的主要途径,因此,本研究拟对广东果蔗产区病毒病进行了分子检测,明确蔗区主要病毒种类及发生情况,为种苗脱毒提供精准的目的脱除病毒;另一方面,对脱毒种苗的病毒脱除率及脱毒种苗生产性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俗称亚洲虎蚊,是世界上最具侵袭性的蚊子,也是我国登革热病毒主要的传播媒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使用高效、低毒的挥发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控制白纹伊蚊种群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随着长期、大量、不合理的使用,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已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因此,明确白纹伊蚊对常用挥发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抗性机制,对白纹伊蚊的抗性治理具有
番茄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番茄红素含量是番茄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外界光环境是影响番茄红素代谢的重要因素。补光能有效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和风味,因此补光对番茄果实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选用Micro Tom番茄为试验材料,塑料大棚自然光下对其进行补充蓝光,共设置了四个补光处理,分别是:S6(补30min停30min)、S8(补30min停15min)、S10(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