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IS)是因管内压力增高,压迫从管内通过的正中神经、屈指肌腱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又称为“腕管卡压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以患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桡侧三个半手指)有感觉异常、麻木、刺痛,可向肘部、肩部放射。叩击腕管时可引起正中神经分布区手指放射性触电样刺痛。症状以晨起、夜间较重,作腕关节活动、或上举手部,可使症状缓解。患侧手指可有胀、僵、凉的感觉,皮肤颜色可见苍白或紫绀,后期患者可出现大鱼际萎缩、麻痹、肌力减弱,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明显减退或消失,对掌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的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雷射针灸,即激光针灸,是用低功率激光照射生物体,产生弱激光生物刺激效应,使患者得到康复治疗。其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抗感染,促进组织再生作用,镇痛作用等。激光针灸以无痛、无感染、无明显禁忌穴、安全、不晕针且剂量可控、操作简便等优点,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目的基于以往的研究,本课题藉由GSS评分量表(global symptoms score, GSS)、神经传导检查(nerve conduction study, NCS)以及Kelly评定标准,观察雷射针灸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CT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并与伪雷射组做比较。方法本课题病例来源于台湾台中光田医院门诊患者,经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诊断为轻至中度的腕管综合症患者,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雷射针灸(laser acupuncture)组和伪雷射针灸(sham laser acupuncture)组。两组按1:1的比例,每组至少各30例。治疗组:雷射针灸组,取穴:患侧内关穴、大陵穴。操作方法:使用德国Reimers & Janssen GmbH生产的Handylaser Trion 150810(class IIIb lasers,150mW,红光,810nm波长。以810nm波长的红外线雷射,输出150mW的低能量雷射,直接照射患侧的内关穴及大陵穴,每穴5min,共10min。对照组:伪雷射针灸组,取穴:患侧内关穴、大陵穴。操作方法:使用与雷射针灸组的相同机器,无激光束输出,以红光闪烁直接照射患侧内关穴及大陵穴,每穴5min,共1Omin。疗程:两组疗程均为:5次/周,4周为1疗程,共1疗程。疗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临床观察:(1)全般性症状分数评估(Global symptom score,GSS)。(2)运动神经传导检查:①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②复合肌肉电位波振幅(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3)感觉神经传导检查:①感觉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 sensory nerve latency,DSL);②感觉神经电位波振幅(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③掌-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wrist-palm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W-P SNCV)。以上测量项目均广泛使用于临床,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代表性。(4)采用Kelly评定标准结合GSS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将全部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各项基本资料间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彼此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雷射针灸组中,疗程结束后,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可认为雷射针灸对于腕管综合征运动神经传导里的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ML该项改善显著。患者全般性症状分数(GSS)的总分即2周后与治疗前对,4周后与治疗前对比,4周后与2周后对比,雷射组的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雷射针灸组治疗前后的分值差异与伪雷射组治疗前后的分值差异相比也有显著意义(P=0.00),可认为雷射针灸在治疗腕管综合症时,该病的常见症状如疼痛,麻木,笨拙,夜间觉醒等有显著改善的效果。单项指标治疗后的组间比较,除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时长雷射针灸有明显改善外。其余单项指标无明显统计意义。且虽然感觉神经电位波振幅(SNAP)的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但伪雷射组在感觉神经电位波振幅(SNAP)和掌-腕感觉神经传导速(W-P SNCV)亦有明显差异(P<0.01),且组间比较与预期结果相反,出现这种情况有2种可能:(1)雷射针灸对本病除DML外其他指标的改善作用不大,出现的两组内前后差异可能由于本病的自愈造成的;(2)雷射针灸对这些指标都有改善,但伪雷射可能也有治疗作用,除了DML外对其他指标也有改善。两组治疗后组间疗效比较,经Ridit检验,得P=0.00,可见两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且其Ridit平均值经比较,雷射组(0.6242)>伪雷射组(0.3758),故可认为雷射针灸组的疗效优于伪雷射针灸组。结论雷射针灸在治疗腕管综合征这一疾病上,有着确实的疗效。从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来看,雷射针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病人疾患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对于传统针灸,雷射针灸有着无痛、无菌、安全、易控制等优势,病人在心理上更易接受该治疗方法。是腕管综合征保守治疗方案中可选择的方法之一,并可作为辅助治疗,在临床上得以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