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流子阻挡层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改善的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太阳能电池凭借着质量轻小、造价低、柔性好、结构容易改变等优点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基于电子给体/受体共混体系制备的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低耗能、高效率的电池,也是国内外科研小组研究的热点器件结构。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引入,增大了给体受体器件的接触界面,对器件性能的提升起推动作用。但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其性能还有待提升。为了提升器件的性能,除寻找合适的新型材料外,常用的办法还有对器件的结构进行优化,如在活性层材料与电极间添加阻挡层。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文基于PCBM:P3HT模型的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在研究器件内部载流子的分布情况时,发现:在器件的阴极处空穴密度为负值,即空穴流向了阴极;阳极处电子密度为负值,即电子流向了阳极,这跟光电流的方向相反,使得激子的利用率降低,不利于电极处载流子的收集。为了提升器件的性能,通过在活性层与电极间添加双层阻挡层的方法试图减弱电子和空穴的泄漏,从而使器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率各方面情况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当阻挡层的厚度≤0.5 nm时,器件的性能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厚度≥0.5 nm时,器件的开路电压、最大功率和填充因子随厚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则器件在厚度为0.5 nm时性能最佳。势垒高度大于0.1eV之后,器件的性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电荷泄漏的降低导致geminate复合的增加,但其幅度远小于泄漏电荷降低带来的影响,不起主导作用。通过对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的仿真计算,得出引入双层阻挡层可以降低漏电流。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电子器件的不断小型化激起了人们对分子器件的研究兴趣。目前已经设计出了各种单分子电子器件如分子导线、分子开关、分子二极管、分子场效应管、分子传感器等等,一些
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大分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载体。由DNA的一级序列如何得到能发挥各种功能的蛋白质是一个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课题。人们对蛋白质的
压电变压器是一种电—机一体化器件,利用电—机—电转换原理,在谐振态达到变压、变阻抗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电磁变压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防爆、不易燃、抗过流、无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大量能源的消耗也使得能源和环境污染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这与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背道而驰。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电池,原因在于其低成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