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晶石型锂锰氧粉体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丙氨酸和水杨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粉体及薄膜。通过对溶胶凝胶前驱体进行FT-IR和TG-DTA分析并结合XRD结果,探讨了LiMn<,2>O<,4>生成反应的基本过程。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测试对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备的LiMn<,2>O<,4>的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IAMn<,2>O<,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样品的晶胞参数和晶粒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样品的初始放电容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发现在过高烧结温度下制备的样品循环性能较差。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650℃烧结8-12h所得样品具有较优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120mAh/g以上,20次循环后保持初始容量的87%。 采用旋转涂布工艺分别以铝、铜和不锈钢为基底制备了L,iMn204薄膜,结果表明用该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的LiMn<,2>O<,4>薄膜具有较优越的性能。并进一步借助XRD、AFM和电化学测试考察了后续退火温度和时间对IAMn<,2>O<,4>薄膜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升高或退火时间延长时,薄膜结构趋于完善,同时晶粒变大,温度过高时还会出现杂相及开裂现象。550℃退火4h得到的薄膜具有最大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利用CV和EIS分别对所制备的LiMn<,2>O<,4>粉体及薄膜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及动力学过程进行初步探讨,并应用相应电路模型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
其他文献
全膜电容器的浸渍剂应具有与聚丙烯薄膜相容性好、芳香度高、粘度小、凝固点低等特性,以改善电容器的低温局部放电性能,提高产品的比特性和运行可靠性。国内外普遍认为,日本的SA
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促使控制理论向着更复杂、严密的方向发展。这其中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由于其非线性和不依赖对象的数学模型等特点倍受人们的关注。模糊系统善于表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