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革命是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领导下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和政治运动。在北伐过程中,各地报纸副刊配合着军事行动,一方面在舆论中宣传动员、鼓舞军民斗志;一方面讨论建设革命文艺的方向。尤其是孙伏园在武汉主编的《中央副刊》中,刊载了大量文学理论、批评、当时的论争和小说。关于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研究,特别是1927年政治迅速变革时人们对于文学价值、功能的认识和在革命影响下的女性创作,都是很重要的课题。学界一般将研究视角集中于大革命前五四落潮后的文学创作和大革命落潮后“革命加恋爱”模式的文学特征,忽视了 1927年大革命到达高潮时文学的整体风貌。本文将立足于武汉汉口时期的《中央副刊》,通过对副刊中所刊登的文章分类整理,整体分析后归纳出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特征,以期对理解革命时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和女性话语的转变有所启示。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中央副刊》出现的起源以及学界对该副刊的研究现状,阐明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正文,包括三章。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中央副刊》关于大革命时期文学受到托洛斯基的影响后对“无产阶级文学”的讨论和建设“平民文学”的讨论,阐明了革命时期人们对于文学功能的不同理解,对“宁汉合流”前后“革命文学”的实践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作了全面梳理,从不同的文体创作中分析政治变革对文学的影响,论证国共合作时期革命文学的复杂性。第二章分析阐述大革命时期“革命”与“恋爱”文学。“革命与恋爱”在成为固定的文学模式前,在大革命期间作为一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全面搜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阐明引发这一讨论的现实原因和其中的内涵,并分析展示副刊中所涉及的关于“革命加恋爱”文学的创作。第三章探讨大革命时期的女性意识。通过分析从五四时期到国民革命时期人们对女性的进一步关注,女性的意识愈加强化,女性对婚恋的开放性态度充分肯定了革命表现了女性地位的提升;大革命时期的女性书写既表现为试图追求与男性的平等,即“去女性化”特征,以谢冰莹的作品为代表;也表现为革命时期在男性欲望下对女性性别的压制,以褚松雪《女职员的问题》和白薇的《炸弹与征鸟》为代表。第三部分:结论。对全文做以总结立足于《中央副刊》的创办和理念,指出其中所刊载的文章是革命时期的一个缩影,梳理了关于大革命时期文学的几种风貌。第四部分:附录。将《中央副刊》中相关论争的文章和不同文体的作品汇集整理,附于论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