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酸即二十四碳一烯酸(24:1 n-9,NA),是一种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前期研究表明其有促进婴儿大脑髓鞘发育的功能。母乳脂中天然含有神经酸,其含量远高于现有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但母乳脂中神经酸的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系统研究了母乳脂中神经酸的构型、含量及分布,并考察了乳母膳食对母乳脂中神经酸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二十三烷酸(23:0)为内标,建立了乳脂中神经酸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4,检出限为1.34~3.25μg/mL,定量限为3.11~5.36μg/mL,加标回收率为95%~103%,保留时间精密度低于0.01%,峰面积精密度为0.02%~0.18%,可满足定量分析要求。然后,研究了足月儿产妇(n=8)与早期早产儿产妇(n=6)、近足月儿产妇(n=4)母乳脂中甘油三酯型神经酸(TAG-NA)含量随哺乳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足月儿母乳脂中TAG-NA含量在3~15天下降73%,趋势明显,15天之后下降趋势减缓。足月儿和早期早产儿、近足月儿初乳脂中TAG-NA含量分别为0.76±0.23 mg/g和1.11±0.12 mg/g、0.74±0.27 mg/g,早期早产儿初乳脂中TAG-NA含量显著高于足月儿和近足月儿(p<0.05),但这种差异随着哺乳期的延长而逐渐消失。足月儿初乳脂中TAG-NA的含量分别是现有的婴幼儿配方奶粉(n=119)、4种哺乳动物乳(牛乳、羊乳、骆驼乳和牦牛乳)脂中TAG-NA含量的6.91~12.67倍、12.56~25.33倍。其次,采用胰脂酶水解结合薄层色谱法,研究了乳脂和元宝枫籽油中TAG-NA的位置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足月儿母乳脂中神经酸特异性分布于sn-2位,相对含量为51.17%~70.55%,哺乳动物乳脂中sn-2位上神经酸相对含量为46.36%~70.49%,两者接近。而元宝枫籽油作为神经酸重要的植物来源,其神经酸分布在sn-1,3位,未发现sn-2位存在神经酸。再次,利用薄层色谱结合三氟化硼-甲醇甲酯化法,研究了足月儿母乳脂中磷脂型神经酸(PL-N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乳脂中PL-NA含量变动幅度较小,维持在0.02~0.08 mg/g。神经酸在磷脂的脂肪酸中相对含量为0.45%~0.90%,在甘油三酯的脂肪酸中含量为0.04%~0.21%,可见,神经酸更易与磷脂结合。母乳脂中PL-NA的含量分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哺乳动物乳脂中PL-NA含量的10.69~23.50倍、5.47~28.32倍。最后,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追踪足月儿产妇(n=8)产后第3~30天的膳食情况,研究了膳食因素对母乳脂中神经酸构成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在膳食中添加元宝枫籽油研究了足月儿产妇(n=2)母乳脂中神经酸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由膳食的产妇神经酸摄入量为0.05±0.01 g/d,不同哺乳阶段的摄入量未呈显著性差异(p>0.05),膳食种类及膳食n-9系列脂肪酸对母乳脂中神经酸构成无显著性影响(p>0.05)。推测在低神经酸膳食条件下,母乳脂中神经酸主要由体内合成,其含量随哺乳期延长而下降并非膳食所致。产妇摄入元宝枫籽油后,母乳脂中TAG-NA含量比服用前显著提高6.17倍,PL-NA含量显著提高2.10倍(p<0.05),TAG-NA仍在sn-2位上特异性分布。说明高神经酸膳食可显著提高母乳脂中神经酸的含量,而且膳食中摄入的神经酸在体内会由sn-1,3位分布转变为sn-2位分布,以利于婴幼儿消化吸收。本文系统研究了母乳脂中神经酸的构型、含量及分布等构成特点,研究了不同哺乳期和胎龄的母乳脂中神经酸的变化规律及其膳食影响因素,为神经酸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用油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