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失真分析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DA、MP3、蜂窝电话等便携式音频装置在设计时,必须满足高效率、尺寸小、噪声低、能够与处理器协同工作等要求。D类音频放大器的功率管工作在开关方式,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时候不会产生静态功耗,具有高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0%),在应用中不需要散热片等优点。但是,由于D类放大器把音频信号变成了非线性的脉冲,这个过程难免会引入比较大的失真,传统的D类放大器还要增加滤波器以滤除高频载波,这不但增加了系统成本,而且会占据很大的PCB面积。所以研究低失真、免滤波的D类音频放大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详细分析了几种对D类音频放大器性能影响比较大的非线性失真,如三角波非线性、死区时间和因反馈产生的相位失真、占空比失真等,采用傅立叶分析的方法对各种失真建立了模型,并提取了一些对设计至关重要的参数,用以指导后面的高性能D类音频放大器设计。另外,对免滤波D类音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对音频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最后设计了一种单环二阶免波波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内部设有恒流基准源、前置运算放大器、三角波振荡器、脉宽调制(PWM)比较器和功率输出电路,并且该芯片还可以通过外部引脚对整个系统的闭环增益进行调节。本文设计的三角波发生器采用弛张方式,极大地减小了因三角波非线性所引入的失真;同时通过合理地设置闭环增益,可以在有效抑制各种开环失真的同时引入较小的闭环失真。该音频放大器采用300KHz的脉宽调制频率,在2.5V-5.5V的电源电压下为4Ω负载提供最大2Watt的输出功率,输出信号的典型总谐波失真(THD)<0.1%,同时输出效率可达到80%以上。
其他文献
随着AlGaN/GaN HEMT朝着高频、大功率的方向不断发展,采用空气桥实现独立源端或漏端的互连,具有低寄生电容、方便制备、高可靠性等优点,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本文首先从空
目前微小位移的测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接触式的以电感涡流位移传感器、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等为代表;其特点是测量稳定、可靠。但由于测量过程被测物需安装传感器,实
关联成像,又称为鬼成像或符合成像,是一种新的成像方法。这种成像方式突破了传统光学成像方法的衍射极限,且具有非定域性的特点,在军事、医学、航天领域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铝丝电爆制备纳米粉的过程会伴随等离子体的产生,等离子体的产生过程是影响纳米粉质量的重要因素。利用Mach-Zehnder激光干涉法,通过相机获取瞬态干涉条纹的分布,由此可以测量出爆炸过程中等离子体的浓度。电爆炸产生等离子体的时间只有几微秒,激光的脉宽为纳秒量级,相机快门时间为毫秒量级,为了同步激光发射,金属丝爆炸,相机拍照,我们研制了同步控制系统。为了尽量减少爆炸过程中背景光在相机中的积累,得到对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芯片制作的物理极限日益临近,其计算能力也接近极限。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人脸识别受制于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现阶段无法实现大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