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供求日益紧张,成为世界的主要问题,加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国际社会对中国能源的新闻报道或能源信息报告逐渐升温。美国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隶属于美国能源部,是对世界各国能源进行信息统计和发布的机构,其中,中国是其重点关注的国家之一。该机构不是新闻媒体,对有关能源问题的报告也应不同于一般的能源新闻报道,这种报告是否具有一定的态度表达、程度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EIA涉华能源报告6篇为语料,以评价理论为指导,同时利用UAM Corpus Tool软件和卡方检验,分析其评价资源的使用,从而探讨其态度取向。研究发现,在EIA涉华能源报告中,级差资源使用最为频繁,介入资源次之,而态度资源最少,与前两者差异显著。首先,报告最常使用级差资源来描述中国能源的地质构造、储藏量、开发程度、产量、消耗量等,尤其是较多使用了表达数量程度的词,这样更能表现报告的客观真实性。其次,在介入资源中,报告对借言的使用远远多于自言。借言中“压缩”的使用频率明显多于“扩展”,这样排除了对有关信息的其他解释,以表达EIA对其信息可靠性的坚定立场。在压缩资源中,报告更倾向于使用“否认”资源,以此对否定信息进一步肯定。在扩展资源中的“摘引”中,“承认”资源使用较多,这是因为EIA引用了较多的政府、官方或专业机构的信息,权威性较强。最后,在最少的态度资源中,鉴赏占了91.72%,而积极鉴赏占71.61%。鉴赏资源大多用来描述中国能源储藏量、地质构造、使用情况等。综上分析,EIA涉华能源报告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并参考国际各种权威机构的信息,因此对中国没有特别明显的偏见和价值判断,基本上客观地传递了中国能源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可以弥补学术界对能源报告有关态度研究的空白,也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正确解读报告内容,同时也可为撰写报告提供借鉴,促进报告的客观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