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钟楼街传统商业街区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oyoli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楼街位于太原市中心城区,自宋代形成以来一直是城市商业集中地。作为太原传统商业街的代表,钟楼街不仅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还兼具深厚的文化遗产底蕴。历史街区能够折射出城市在某一历史时期内的发展特征,在城市研究的范畴内针对历史街区进行研究,是对城市形态在微观层面演变过程做出分析较为理想的研究尺度。因此,对钟楼街及周边街区空间形态进行研究,是了解太原城市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方式,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历史街区的复兴。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太原市钟楼街街道空间及周边街巷与建筑。时间范围限定源于太原商业近代化的发展始于正太铁路、同蒲铁路通车的1907年。故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是自1907年至今这一近代历史时期。研究方法综合采用田野调查、历史研究和类型学等,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和分析,辅以实地调研访谈,从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探讨了街区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并对街区形态的内在演变特征和背后驱动力做出总结。本研究以不同时期街道空间形态阶段特征为依据,将钟楼街空间形态变化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街区建设开发期(1907-1949)、街区复兴发展期(1949-1990)和街区保护转型期(1990-至今)。街区现状是由不同历史阶段相互交织演变的结果,并形成拼贴状的格局。与此同时,通过对每个时期街区整体形态及街道各要素的分析,可以发现街区整体阶段性更新过程呈现出从核心向两端扩散,又逐渐蔓延回溯至中心区域的往复式更新现象。此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交替成为推动街区形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整体来看,街区内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表层形态要素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功能的过程中发展成潜在的新形态,形成新旧形态相互重叠、彼此融合的现象。在钟楼街被纳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并即将面临更新的关键节点上,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去研究街区整体形态变化过程和背后的动力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为研究国内其他相似传统商业街的历史流变过程提供初步研究成果,同时为钟楼街下一步改造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当前我们国家道路交通十分严峻,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同时也为了驾驶员在汽车倒车的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车辆周围的景物和环境,车用路况监测显示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
目的研究在0.1 mol/L NaCl硼酸缓冲溶液中,研究HCO3^-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钝化及点蚀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Mott-Schottky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
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发生2次极端低温,1991年12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闽北达-7~-13℃(光泽),南部在2℃以下,突破百年同期最低记录;1999年12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闽北达-7~-10℃(建宁),南部在1℃上
InP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由于自身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高的功率增益、低的噪声系数以及低功耗等特点,成为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以及太赫兹单片集成电路(TMIC)领域
近些年来太阳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单晶硅被大量应用在太阳能领域。目前,单晶生产设备都已经比较成熟,但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所以,单晶设备的优化不仅可以提升单晶硅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在现实实践中法律规定的管辖制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却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司法的地方化,地方政府、人大、党委对行政审判
我国公司行政解散无论在制度还是在程序上都不成熟,那么,行政决定解散如何发挥作用?是否要通过法院诉讼程序加以确认?如何针对行政解散之决定提起诉讼?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仔细
为改善目前的调温除湿机组调节能力差,适用范围窄,无法实现对出风温度与湿度的双重连续调节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型调温除湿空调机组。该系统可根据机组的进风
频管资源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实行军民频管资源融合,既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又是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实需要。
汽车座椅作为乘员约束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行车过程中承受着复杂的载荷,而且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座椅也能够配合其他约束件利用本身的变形吸收乘员的撞击能量,减少乘员损伤,因此,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