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与此同时,她也是一条波折不断的河流。历史上的黄河不断地改道迁徙,决口泛滥,给中国古代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极为重视对黄河水患的治理。特别是在黄河决溢最为频繁、河道最为混乱的明代,黄河水患的治理活动更为统治者所重视。治河者们也都倾尽所有,把他们的聪明才智运用到治河的实践中,力图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患的问题。他们的治河活动,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在中国治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成为后来者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由于治河思想和策略的不同,明代的治河史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开河分水,引黄济运”为治河思想和策略,后期的治河思想和策略主要是“束水攻沙,避黄保运”。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明代前期的治河活动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治河思想,而张秋河患作为明代前期黄河水患治理的典型代表是本文主要分析的对象,即通过对张秋水患及其治理情况的分析来探究明代前期河患治理的特点,力图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有明一代黄河水患及其治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