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引起世界贸易相对GDP下降近30%。为什么下降这么多?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作用机制,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出发,贸易量下降无非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或者是进口需求下降,或者是出口供给下降。从需求角度来看,贸易量下降有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以后进口商调整存货(Alessandriaetal;2010),也有可能是消费者减少耐用品需求(Levchenkoetal.;2010);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可能是全球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供应链暂时受到冲击,因而放大了贸易的波动(Levchenkoetal.;2010),也可能是危机期间贸易融资减少,出口商难以获得出口所需贷款(ChorandManova,2008)。据世界银行估计,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贸易的减少,有85-90%的原因是国际需求下降,另外的10-15%则是由贸易融资供给减少导致的。世贸组织专家称,大约80-90%的世界贸易依赖贸易融资,而在2008年15万亿美元的世界贸易中,贸易融资市场(信贷和保险)估计在10-12万亿美元之间,差不多占了80%(MarcAuboin,2009)。由此可知,贸易融资确实有可能对世界贸易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IMF和BAFT(BankersAssociationforFinanceandTrade)发布的一份有关贸易融资环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期间,贸易融资在几乎所有地区都加速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东欧地区,为13%,东亚地区下降了10%。它与世界贸易下降有因果关系吗?这得从企业融资的特点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说起。
1.1.2、问题的提出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融资数量不足,即信贷约束的问题,也可能面临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这都可以称为融资约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所以会面临融资约束,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包括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如资产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导致企业贷款成本很高、融资数量有限;外因则与金融市场的融资体系有关,如资本市场建设不足、金融服务种类单一、银企信息不对称等。这都不利于企业实现融资需求。
已有研究表明,企业出口时会面临很大的固定成本,如国外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以及销售渠道的建设等,再加上出口活动面临的额外风险,使得企业要为出口销售活动进行更多数量和更高成本的融资,因而出口活动更容易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在我国,有大量中小企业从事出[]加工活动,它们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因而研究融资约束影响出口企业的机制很有强的现实意义。
直觉上看,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明显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活动。我国的现状是区域金融发展极不平衡,表现在各种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无论在金融活动的数量还是规模上都相对较低。这自然为本文研究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机制提供了很好的背景和出发点。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核心是在国际贸易理论前沿研究的框架基础上,以区域金融不平衡发展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一个分析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既有数理推导的理论分析,也有数据回归的实证分析,既有全面分析,又有地区的差异对比分析。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都是围绕着上述理论模型展开。本文的研究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即什么启发了本文的写作、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还有就是研究思路和方法,即沿着怎样一条路经展开研究过程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和国际贸易的各类研究。它绝对是本文的研究基础,是本文提出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的思想源泉。
第三章是理论分析部分,包括对本文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的定义、模型的基本框架以及模型的分析过程和结果。这是本文的核心,它以文献综述为基础,决定了下一章的实证分析目标。
第四章是实证分析部分,包括模型的选取、指标与数据的说明,以及对回归过程和回归结果的分析。这里的模型设定和数据的选取是与上一章得出的理论结果对应的,验证不同的结果将使用不同的计量模型和数据。
第五部分结论,这里主要展示了本文在理论和实证部分得到的全部分析结果,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以便为以后的修改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