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作人与中国传统儿童文学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一个观点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界的共识,在周作人身上有现代儿童文学史的一半,他是研究儿童文学绕不开的人物,不研究周作人就不可能了解整个中国儿童文学史。  对于周作人儿童文学的基本理念,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其一是儿童本位论,其二是对国民性的批判,周作人儿童文学的思想也大多从这两点出发。笔者在研读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到,周作人基于对传统文学的喜爱及扎实的功底,很注重发现和吸收传统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因子。此方向目前少有人提及,故笔者希望能从周作人与传统文学深厚的渊源着手,分析总结周作人从中国传统儿童文学中汲取的营养,希望能给周作人与儿童文学的研究添砖加瓦,聊有裨益。  本篇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周作人对传统的批判与对儿童的发现。第二部分是在文化的滋养下,周作人从传统中发现的儿童新视角;第三部分分析周作人对各类传统儿童文学体裁的收集整理研究成果;第四部分总结周作人在传统儿童文学方面的基本理念。  目前中国传统儿童文学在学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而这又是周作人关于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所以笔者试图通过这篇论文,系统整理出周作人对中国传统儿童文学的态度以及在收集整理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力求深刻的把握周作人与传统儿童文学的关系,在更广阔的儿童文学层面为大家展示一个更为全面的周作人。
其他文献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论述西晋诗歌创作的历史人文环境,探讨魏晋诗风转型的政治前提、西晋后期诗运转关的现实基础、华靡、虚淡的士风与绮靡、平淡的诗风的关系、儒玄的兴替
陈师道《后山谈丛》作为宋代笔记小说中的一种,历史事件、君臣事迹、社会风俗等无不展现,这有助于后人研究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学及社会文化等内容。然而,陈师道颇负诗名,学术界主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丛林中,李劼人的"大河小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是中国第一部超长篇连续性现代历史小说,展现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最初转型,具有文学、
本文认为,人类的存在原本是“附魅”的,即人类最初是以自身的完满姿态“诗性”地栖居于自然之家。然而自从科学与哲学兴起于古希腊时期,人类便开始了祛魅时代。从那时起人类否认
《尤利西斯》与《喧哗与骚动》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两大鸿篇巨著,更是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两者间具有极为密切的传承关系.《尤利西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喧哗与骚动》的创
本文对王蒙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小说(从五十年代发表的一直到2001年出版的小说)进行梳理,聚焦于作品中的婚恋世界进行研究。 论文首先将王蒙小说中纷纭万状的爱情故事,根据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