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逐渐由“量”向“量与质”并重的方面转化,即从追求住宅面积——讲究房型——注重室内设计转向重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质量。然而,由于当前中国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以及规划→建筑→景观这种分段式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模式带来的整体观念淡漠,使得城市居住区环境始终难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当代居民的需求。现代“人本主义”的回归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设计方法论领域的“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从线性思维到整体思维,从规划、建筑、景观各专业的界限分明、各自为政,到三位一体、融贯发展。建立在多团体、多专业学科整合基础上的整体设计是现代人居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研究新世纪“以人为核心”的居住区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发展趋势入手,系统总结了组成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的各个部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新世纪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基本特征;其次,通过整合居住区规划、建筑、景观各个主要方面,形成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完整的整体设计理论构架;最后,提出城市居住区环境应该以与城市设计相对应的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态设计为核心,集规划、建筑、景观于一体,并将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态设计作为实施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的重要环节,深入探讨了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态设计导则的制定方法。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新世纪中国城市居住区环境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研究在传统的以规划和建筑为主体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机制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风景园林学这门学科在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作用,突破以往界限分明、各自为政的设计模式,实现包括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在内的多团体、多专业的整合,形成一个系统而高效的整体设计机制,从而满足当代人对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多层次需求,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梦想。本文力求突破以往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表象形式的研究(如形式、风格、技术、审美),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上探讨新世纪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理念与方法,为中国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为相似规模的园区和建筑集群(如校园、科技园区、中学等)的环境整体设计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