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R阻尼器的隔震结构振动控制试验及仿真分析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结构振动控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结构控制分为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和智能控制,其中半主动控制既具有被动控制的可靠性,又具有主动控制的强适应性,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达到主动控制的效果,且构造简单,所需能量少,因此,半主动控制已成为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半主动控制的装置有很多种,其中,磁流变(MR)阻尼器是广泛采用的半主动控制装置之一,其机构简单、响应快、动态范围大、耐久性好、阻尼力连续可逆可调、并可方便地与微机控制结合,减振效果好。在地震作用下,尤其在大震作用下建筑物的上部容易引起大幅的振动,从而对结构造成巨大的破坏。为了减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很多阻尼器和减震器被应用到抗震结构中。本文以在底层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二层钢框架隔震结构为试验对象,分别采用被动控制、三种半主动控制:模糊控制、PD控制和模糊PD控制分析地震波对上部结构的响应,将被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并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箱仿真分析地震波对上部结构的响应,检验其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本文对磁流变半主动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综述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对磁流变阻尼器在半主动控制研究中的前景进行了综合的评价。(2)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的优缺点。试验测得一MR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并根据其特点采用Sigmoid模型作为计算模型并为仿真做准备。(3)对振动控制理论、半主动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4)通过试验,在不同地震波和地震强度下,对加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效果和最优被动控制效果做比较,比较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下上部结构的响应,验证了在不同地震波和地震强度下,半主动控制效果优于最优被动控制效果。(5)利用编制的MATLAB中的SIMULINK对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二层钢框架试验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仿真分析同试验结果的吻合性。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处,目前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将平台梁与框架柱浇注在一起,这种做法通常会在该处产生短柱。在地震作用时,短
学位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结构类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的威胁结构的安全稳定。所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
动力荷载对散体材料的结构性破坏研究是当前岩土工程学、力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新兴的前沿课题之一,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和基础科学意义。本文作者在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由于良好的使用功能而逐渐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其在偶然荷载作用下抗倒塌性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底层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固化前期,水泥水化反应将释放大量的水化热,水化热的产生将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复杂的温度场,由此形成的温度应力易导致结构非荷载性开裂,从而破坏混凝土的整体
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已非常广泛,遍及建筑、桥梁、市政、交通、水工、河港、矿业、地下、机场等各个领域。混凝土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经济性、耐久性、防火能力强等,但混凝土材料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指将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新型组合结构。因为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之下,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
盐渍土是一种含盐量较高的特殊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强烈的侵蚀性。盐渍土侵蚀作用和冻融循环作用耦合后大大加速了混凝土结构的侵蚀破坏,危及结构的功能性和安全性,缩短了结构的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经成为城市、工业多高层建筑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体系。近年来,在多次地震中,大量RC框架结构遭到破坏甚至倒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遍出现“强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