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事故的根源是由于存在危险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其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因因素日益成为导致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在人因事故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立了相应的评判指标体系,并运用数学模型、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我国工业中出现的人因事故进行了评价,但是针对安全系统的全面定量研究并不是很完善。如何进一步的测量人因因素,更好的分析把握人因在事故中的客观规律,就成为当下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选取了渭南市供电局所属变电站员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针对生产事故前人因事故、生产事故后人因事故两部分来探讨生产事故人因机理问题,对影响人员的不同心理、行为反应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通过对生产事故前人因事故,影响人安全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进行了模型界定,在进行了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后,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各个影响因素与安全行为的系数关系。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五个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管理因素,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人与生产事故关系的潜在因素,又针对生产事故后人因事故情况分析,将调查问卷中的三类问题,即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调查者的安全意识与素质、调查者在事故情况下的心理行为特征,进行了初步统计。先从直观上运用简单概率法分析事故人员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然后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其做独立性χ2(卡方)检验,进一步分析调查者心理行为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最有影响的个人因素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和是否经历过此类事故,可以看出影响比较大的多为认知因素。通过两部分的分析研究,形成生产事故人因机理。本文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以渭南市各大变电站员工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式(SEM)建模和Amos17.0及SPSS17.0软件数据分析,对进一步测量人因因素,把握人因在事故中的客观规律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