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作为消除信息不对称、克服信息栅栏与壁垒的有效途径,在保证证券市场有效性、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市场参与主体都存在亟需完善的环节。目前学术界对于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绩效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并且研究角度全面,但是研究结论的分歧始终困扰着学术界。除了研究模型、变量度量以及数据样本不一致等原因外,本文认为信息披露对于公司绩效的动态性影响是造成这一分歧的主要原因,将动态性影响纳入研究框架非常有必要。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意在解决两个问题:首先,信息披露机制的逐渐完善,是否能够通过信号传导机制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绩效?其次,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信息披露质量对其上市公司绩效是否存在一致的影响?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在对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模型设定和数据收集,最终选定沪、深两市2005-2009年A股313家上市公司财务与治理结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资本市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于公司绩效水平的影响在即期强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且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2)在中国资本市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于公司绩效水平的影响在长期中强于非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且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3)在中国资本市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在长期中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增强涉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财务报告的易读性,方便投资者了解关键财务指标与制定投资决策:(2)中国资本市场监管部门不仅做到法律法规的强化与完善,还应该充当公正的“执法者”;(3)投资者合理利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关心公司的治理结构与长远发展,真正起到股东应有的“主人翁”,而不仅仅充当一个上市公司股份的“搬运工”,并有效的与上市公司完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