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券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er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各种新型的违法行为也随之涌现,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虚假陈述、欺诈客户、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呈逐年增长趋势。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公益诉讼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并没有规定其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为使环境和消费者公益诉讼更好的应用于实践,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对环境公益诉讼出台了司法解释,2016年对消费者公益诉讼出台了司法解释。我国证券领域除了行政监管和刑事处罚外,民事领域对证券侵权救济的立法规定很少,从我国资本市场构成来看,中小投资者所占比重最大,是投资的中坚力量,只有保护其合法权益,才能促进证券市场良好发展。我国中小投资者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等特点决定了其权益涉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在处理证券纠纷时,应当借鉴消费者公益诉讼和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在证券领域构建证券民事公益诉讼。本文通过总结证券民事公益诉讼的救济对象特殊性、较强专业性、成本高、金额较大等特征,归纳证券民事公益诉讼在弥补救济程序、节约司法成本、维护证券市场稳定等价值功能,探讨消费者公益诉讼、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制度在解决证券纠纷时存在的不足,分析证券民事公益诉讼在立法基础、实践经验、具备条件等可行性,借鉴德国示范诉讼、台湾团体诉讼、美国和韩国的集团诉讼等有关证券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从而构建以检察机关、证券监管机构、社会团体、个人作为提起证券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取消行政前置程序、支持起诉的诉讼方式,建立民事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和交出违法获益金的诉讼请求,根据不同主体提起诉讼适用不同举证责任、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等证据制度,诉讼成本分担、诉讼代表人奖励制度、政府给予专门拨款或补助等诉讼费用,公益律师和律师风险酬金的公益律师制度,适用法院调解的案件、调解协议公告时间及实现调解途径多样化等方面探索构建证券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其他文献
习惯法的研究是一种跨越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的综合性研究。近年来我国习惯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习惯法的研究并未走向“成熟”,反而在进入了
2014年10月18日~19日,英国Delcam第二届混合设计与3D打印师资培训班在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举行。来自广州、佛山、东莞、深圳和惠州等地的老师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活动以Delcam正逆向混合设计软件PowerSHAPE为主,并结合三维扫描与3D打印进行系统培训。据悉,此次培训为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与Delcam公司、东莞市睿智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莞市鼎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旨
从20世纪60年代起,金融消费者保护便已随着消费者运动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在西方国家“金融大爆炸”的年代里,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并未得到国际组织与发达
著作权法定许可是著作权法明确授予作品使用者的一种许可,是指在著作权法规定的特定条件下,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其作品,但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不得影响作
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最大助推力,保护知识产权也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之一。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保障消费者
讨论了SOAP协议的体系结构及其构成部分、SOAP协议的核心技术、优点及其应用领域.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完成了《反对在国际贸易中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公约》的起草,该公约在序言中指出“行贿行为已成为国际商业交易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道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所指的就是在婚姻关系中因某一方存在违法行为,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致使婚姻关系彻底破裂,离婚时无过错方有绝对权利要求另一方对自己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