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管的薄膜—基底系统轴压失稳过程与力学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似衣袖在手臂上滑动的褶皱失稳过程可被看作是在坚硬的刚性基底上对薄膜进行单轴压缩的模型系统,由于曲率效应,此类模型系统比二维材料在刚性基底上的单轴压缩更为复杂。该模型系统在宏观尺度下已有成熟的研究,通过实验、计算和理论分析等方法探索了刚性圆柱上的软壳薄膜滑动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揭示了一种后屈曲现象的变化规律。如今纳米科技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石墨烯与其卷曲而成的碳纳米管等低维纳米材料逐渐被人熟知,纳米材料也因优异的物理性质,吸引了科研工作者极大的关注。本论文以纳米材料构成的薄膜-基底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针对纳米管在基底作用下受单轴压缩模型系统所产生的行为展开研究,分析其变形规律及力学机理,提出纳米尺度下的薄膜-基底系统模型、软壳薄膜在基底上单轴压缩时的褶皱失稳过程及非理想化刚性基底在受单轴压缩薄膜径向应力下的变形行为,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分析了纳米尺度下软膜-基底系统理想模型发生的平滑-褶皱-成脊-下垂各状态的转换过程及三种状态转换之间临界值的规律。受压过程中,纳米管首先弯曲成褶皱,进一步的压缩后完成褶皱到脊的过渡,当轴向应变增加到第三个临界值时,脊的隆起高度达到其极限并且发生对称性破坏,脊部下垂为倾斜状。碳纳米管和氮化硼纳米管都是由六元环结构的二维材料卷曲而成,这使得除材料本身影响外,沿相互垂直方向卷曲成的扶手椅(Armchair)型纳米管和锯齿(Zigzag)型纳米管因手性的不同使杨氏模量有差异,从而对其褶皱失稳过程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温度的提高会加剧纳米管中各原子的热运动进而改变纳米管本身的褶皱失稳过程。结果表明温度的改变对碳纳米管各形态间的转换过程没有影响,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纳米管有细微的不稳定现象,而此现象随温度的升高加剧。(2)揭示了理想刚性基底表面单原子层薄膜在纳米尺度下因原子排布和原子类型改变对轴压失稳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相同温度条件下手性的不同对碳纳米管褶皱失稳过程的影响。相同温度条件下锯齿(Zigzag)型纳米管在非变形区域的碳纳米管更为平滑,在脊下垂后没有下垂脊的生长过程而是发生二次成脊现象。在相同的基本模型尺寸下锯齿(Zigzag)型纳米管杨氏模量高于扶手椅(Armchair)型纳米管。(3)揭示了纳米铜柱受表面薄膜失稳引起的挤压塑性变形行为及径向尺寸变化的影响规律。考察了相同模型及相同计算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基底变形差异。温度升高会导致原子热运动加剧,进而使得铜纳米柱变形区域增加。此外,还考查了薄膜及基底直径对基底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基底模型系统在纳米管、纳米柱双重尺寸效应影响下,内部铜纳米柱直径越大变形越小。(4)分析了氮化硼纳米管与同尺寸碳纳米管在模拟计算过程中的差异。在刚性基底理想模型上,扶手椅(Armchair)氮化硼纳米管褶皱状态不规律,脊下垂方向与碳纳米管相反,变形区外平滑区域十分平滑且应力分布均匀;其能够在自由基底上完成平滑-褶皱-成脊-下垂各状态的转换过程,且褶皱周期性有所加强、脊下垂方向与碳纳米管一致并伴有二次成脊现象。结合其内部基底仅发生弹性应变得出结论:氮化硼纳米管杨氏模量大于同尺寸碳纳米管。
其他文献
脑卒中后的肢体痉挛是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患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指导。根据肢体痉挛的发生机制和病程特点确定不同
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繁荣兴盛,全新的经济模式和全新的业态得到了发展,金融行业不断创新,与此同时矛盾交织化、问题隐蔽化、手法多样化趋势明显,审计人员往往需要从纷繁的数据中找到异常数据,从而确定审计疑点,摸清审计对象的关联关系能够找到审计线索。传统的审计方法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形中提高了审计的成本降低了审计的效率。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率,更加清晰地理清审计对象的关联及互动将是信息化时代审计
目的评价食管支架透视下徒手置入法的价值.方法采用透视下徒手置入法为49例食管狭窄患者置入国产镍钛热记忆合金支架,对置入效果和操作时间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半
目的介绍小儿腹股沟斜疝经外环外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11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外环外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资料。结果2118例患
<正> 自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正式宣布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国际的合作”,“在经济工作中,我们
蚯蚓纤溶酶是从不同种属的蚯蚓中均可分离到的一种多组分的纤维蛋白水解酶,具有直接纤溶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活性,既能溶解陈旧血栓又能抑制新血栓形成,实验表明该酶具有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