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问题。心脏储备是心脏功能的上调能力,能在心脏状态的动态变化中表现出来。心脏储备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运动能力以及心脏病患者、运动员在应激状态下心脏的适应能力,所以探索能够评价心脏储备的指标不但在医学领域具有现实意义,就是在运动医学领域也将会有一定现实意义。有资料证明心肌弹性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是评价心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方面。“心肌弹性储备”的提出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思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心肌弹性-心脏储备关系,为“心肌弹性储备”这一心肌弹性新指标提出了具体测量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国内外近年应用比较广泛的心脏储备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利用超声检测心肌弹性的测量方案来评价心脏储备功能。第二,通过对心肌弹性理论的研究,提出“运动前后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末期短径比储备”作为该心肌弹性储备研究的主要指标。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可靠的实验方案。第三,利用超声诊断仪、血压计对运动员、在校大学生、普通人群、甲亢患者4组90例人群的该指标参数进行了超声心动图的采集和血压的采集。第四,为处理采集到的图像,本文对超声图像的去噪技术、增强技术、边缘检测以及图像几何变换等超声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可以对超声图像进行处理、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管理的软件。进过测试,该软件稳定、可靠,这为后续大样本测量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平台。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实验结果:受试者的“运动前后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末期短径比储备值”的分别为:运动员组:1.45±0.05;在校大学生组1.30±0.03;普通人群组:1.29±0.03;甲亢患者组:1.05±0.09。结果表明“运动前后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末期短径比储备”这一指标在不同人群中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这项指标能够评价人群的心肌弹性储备功能,为心肌弹性评价心脏储备功能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