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范围南至阜2、阜4井一线,北以滴水泉断裂为界,东以沙西断裂为界,西至彩35井一线,面积约5000Km~2。 本项目以区内多年的勘探成果及研究认识为基础,从含油气系统分析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含油气系统的源岩、储盖条件、圈闭条件、匹配关系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总结区内不同构造位置、不同层系的成藏规律,建立了研究区油藏的成藏模式。提出以下认识: ①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为白家海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源岩,油气藏多在紧邻这两套烃源岩的部位形成; ②白家海地区油气主要以“线状”方式运移,即油气主要沿断裂等薄弱带进行垂向或水平运移,顺层以“面状”方式运移的效应对成藏贡献有限,因而区内的油气藏多形成于断裂相对发育的部位; ③研究区区内油源充足,圈源距离和油气运移通道是控制成藏最重要的两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