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职业流动与收入分层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都发生了变化,城市与农村利益格局与过去相比产生了巨大差异,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经商,并成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的一部分,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在沿海地区农民工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特别是从民工荒的现象出现开始。  随时间的慢慢推移,新的社会经济结构改变了社会用工需求,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工业企业新的主力,与普通工人相区别的是,农民工工作不稳定,职业流动频繁。与其它就业者相比,农民工职业流动特点有相似性,同时也有其独特性。从农村走到城市,农民户籍身份没有发生改变,但社会身份已经发生变化,与之相伴随的农民特征依然存在,受教育水平较低,工作主要以脏乱累为主,频繁的职业流动背后是去寻找更好的工作,但是随着农民工经验技术的积累和新一代农民工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群体职业地位发生变化,内部产生收入。  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而职业流动的结果又是如何?是否农民工群体内部收入分层?这些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本文利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育部《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农民工的影响》2009JYJR007的调查数据,首先对农民工职业流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农民工职业流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进一步通过职业流动前后经济地位的变化情况与职业流动频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比较分析。  研究结论为:农民工职业流动不仅受到经济因素影响,还会受到人力资本因素和社会资本因素影响,而且受家庭因素是影响职业稳定的重要因素,但不是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影响职业流动是否发生和影响职业流动的频率的因素是不同的。  农民工职业流动促进了经济收入增长,而且群体内部的收入分层明显,收入、消费、文化娱乐、居住环境、未来打算存在明显差异,职业流动对收入、消费、居住水平及未来打算影响是显著的。
其他文献
世界格局,以及中国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中的定位及选择问题,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求进快速发展,让世界瞩目,但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工作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主要是工业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高恶性
生态文明教育是引导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枢纽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
本文运用规范分析、比较研究方法,围绕制度的构建,对阐明权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部分,其中包括:基础论主要通过对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理论进行介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包容性、历史性、民族性、适用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