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环境恶化,人类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诸如温室效应、水体污染、空气浮尘超标、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工业生产对环境破坏尤为严重,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铝工业生产仍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而常规的财务成本效益核算体系,并未将外部成本效益即企业的环境成本效益、社会成本效益包含在内。这将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同时给监管部门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管造成阻碍。为此,本文以我国铝业生产模式演变过程及生产工艺为基础,对我国铝业综合成本效益分析模型进行了研究,以期改变单一财务成本效益分析的弊端,为监管部门及企业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首先,本文对我国铝业生产流程及其生产模式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生产模式下我国铝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预防情况,从内部财务成本效益、外部社会成本效益综合分析我国铝业的成本效益情况。其次,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构建了线性生产模式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末端治理模式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以及清洁生产模式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最后,本论文以某铝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为样本,分析其不同生产模式下的综合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线性生产模式下企业内部财务效益较高,但企业生产形成的污染主要由社会大众承担,从而导致企业外部社会效益较低。末端治理模式下企业因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导致企业财务成本增加,由此形成较低的财务效益,但与此同时,企业因对外部社会责任的承担获得政府的环保补贴,成为企业的环境效益。清洁生产模式下,企业追求环保、节能,节能设备的使用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更多的是从长期角度为企业节省能源,有助于企业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环境效益、财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