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2000~2005年,国家又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60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农村供水总体水平不高,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等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形势严峻。据2005年5月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3个部委共同组织的全国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资料显示,到2004年年底,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为3.23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其中各类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长期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污染水等,同时因设施简陋、干旱引起的季节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改善农村水质与增加供水设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威胁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提出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农村面源污染、饮水水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及安全管理等四大方面。随后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和对策:1)首先应从思想上转变广大农民民群众的观念,使他们充分意识到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样才能做到“治标治本”;2)实施农村水污染防治措施;3)推广先进的饮用水处理技术;4)加强供水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5)完善供水管理体制;6)提出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实施合理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
在论文的第四章,结合前述理论研究结果,笔者选取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具体实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灌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提出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解决途径和措施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