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 :冷鑫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信联合惩戒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领域,也是维持社会信用的有效手段。中央和地方立法机关都在积极研究社会信用立法,广泛适用于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来维持社会信用秩序,这一研究过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伴随着滥用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风险。不能因为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取得的成效,而对现有的制度全盘肯定,也不能因为一些合法性和泛化的问题而对其全盘否定。我国对于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设定和实施制度已经逐步确立,因为其在各个领域内使用,是最有效的信用建设措施之一,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有效的保证了义务和约定的履行,调动多个治理部门,节约了监管成本,创新了社会治理手段。但是在实务中,由于没有对失信行为明确定义,以及对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合法性疑问,产生了惩戒措施泛化,过罚不相当等问题。因此评价失信联合惩戒措施,不能只单单侧重于它的有效性,更应当重视其合法性,将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纳入到法治的框架中。本文旨在厘清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性质和类型,研究当前我国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现状,通过对相关规范的理解和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比例原则,禁止不当联结原则和保障公民的权利等方面来审查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合法性,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失信联合惩戒措施产生的背景以及当今社会面临的信用问题日趋严峻。在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制度的背景下,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约束难以为维持当今社会良好的信用状态。因此重视发展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广泛应用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对恢复社会信用秩序尤为重要。本文的第二部分对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以及在实践中对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应用,笔者尝试定义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结合实践中的应用对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跨部门协同机制进行分析。根据学术界对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法律性质的阐述和讨论,对其中的措施作出判断。本文的第三部分对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我国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在应用时所依据的法律文件和各地的实践应用产生的影响,分析论证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在合法性、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对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和信用修复制度的问题。本文的第四部分阐述了国外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经验和实施状况。分析国外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主要特点,通过对美国和德国的实施现状进行阐述,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不足以及需要借鉴的内容。本文的第五部分针对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应当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法律依据,其次要平衡失信联合惩戒措施与公民权利的保障,最后要完善对信用信息的管理以及信用修复制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经济市场环境越发复杂,特别是疫情带来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骤增,根据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修改企业破产法已被列入预安排审议的法律案之一。破产法通过对债务关系的调整来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秩序,激发市场活力,维护社会利益。我国现行破产程序中将债权区分为优先债权和普通债权,通过司法解释辅以“除斥债权”,但系统性不足,也并未对股东债权人的债权清偿顺位加以特殊规定,不利于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实现了从不成熟向规范发展的转变,而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活力源泉,其话语权和经济利益,应当得到充分有力的保障。然而近年来,证券公司以及发行人等利用自身便利条件,通过虚假陈述等方式欺诈投资者的案件时有发生,使投资者蒙受了重大的经济利益损失。由于投资者人数多且分散、信息获取及专业能力差,加之传统的诉讼渠道耗时费力,维权战线过长,导致他们在面对自身利益受损时
学位
学位
专利行政执法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专利保护为宗旨、以创新激励为导向、以主动高效为特征、以专利纠纷处理和专利违法行为查处为内容,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促进创新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应用,并以此驱动区域创新发展。在我国,自1985年第一部《专利法》实施至今的三十多年实践中,专利行政执法体系日益完善,执法力量逐渐增强,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已成为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但目前学术
学位
学位
学位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工业速度的加快,工伤事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职工群体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工伤职工由于阶级局限性,一般支持网络是比较单一的,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信息渠道狭窄,导致他们陷入康复及权益维护的困境和无助中,而且工伤处理程序复杂、耗间长,涉及到的部门多,有些职工虽然有维权意识却不知道正确的途径,对于工伤职工来说一场工伤后续的处理是一个费时费力又费神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