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竞争升级、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助力供给侧改革,承载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自2014年起,国资委开始了对中央企业的新一轮合并重组改革。而南北车合并重组作为本轮央企重组的开篇之作,重组后的中国中车已经经历了两个年头,而中国中车能否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企业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对中国中车重组后的绩效表现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首先从并购理论、动因和并购绩效入手,简要阐述了并购相关的理论基础,接着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及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述,这也是后文重组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本文第二部分从宏观角度分析央企重组的基本情况,包括本轮央企重组的动因、重组现状、现行的重组模式,并探讨了法国、美国等国家国企改革的经验。接着,文章介绍了南北车重组的背景和重组过程、重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分析法对重组后的中国中车进行了重组绩效评价与分析。 关于中国中车的重组绩效,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从股东财富增加的视角来看,短期内宣告重组事件为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的投资者带来了相当高的超额收益,其中中国北车比中国南车的超额收益率更高。从经营业绩的视角来看,重组后的中国中车偿债能力得到了改善,国际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增强,EVA指标表现优异。另一方面,中国中车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盈利能力未发生显著改善,营运能力处于逐年下滑趋势,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但总体而言,本次重组基本实现了重组的目标。 根据南北车重组的成功经验,本文从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快业务整合、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为央企重组提出建议,并提出了关于央企重组行业、并购方式以及并购时机的选择等政策层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