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一个老生常谈,众说纷纭的问题。就目前初中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而言,“预习”犹如鸡肋,大家对它的态度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人们普遍认为“预习”很重要,但到底应该预习一些什么内容,又应该怎样实实在在地在教学中重视预习并坚持展开相应的具体活动是一个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笔者把自己的研究与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上:(一)语文预习认识论——语文预习意义与价值的认识问题;(二)语文预习对象论——怎样的语文学习内容具有预习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三)语文预习方法论——语文预习有哪些具体的内容与形式?教师在预习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对于学生的预习,应该怎样进行指导与评价?将语文预习理念研究探讨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基础上。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方法,能力,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整体提高。这是本文的第一个基本点。在语文预习的研究探讨中,既要通过研究语文预习的历史,认识语文预习的意义并继承发扬其中对于今日的语文学习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与方法;还要研究语文预习的现状,这包括教师和学生对语文预习的认识,还包括目前来说存在着哪些弊端和不足之处;更要在前面两个研究的基础上,在“二期课改”的大时代背景下,开展语文预习新功能,新内容,新形式的探索。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