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EP)是从食药用真菌中发现的一个具有较广泛生物活性的植物甾醇类化合物,是麦角甾醇的氧化产物。该化合物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炎、抗氧化、免疫抑制、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广泛药理作用。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休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形成的残留病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隐匿性和无症状性,即处在一种非增殖的静息状态。然而低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并没有失去增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EP)是从食药用真菌中发现的一个具有较广泛生物活性的植物甾醇类化合物,是麦角甾醇的氧化产物。该化合物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炎、抗氧化、免疫抑制、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广泛药理作用。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休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形成的残留病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隐匿性和无症状性,即处在一种非增殖的静息状态。然而低增殖状态的肿瘤细胞并没有失去增殖和分裂的能力,它们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再次被激活,引起肿瘤的复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杀死增殖期的肿瘤细胞,我们同样需要关注非增殖期肿瘤细胞。基于过氧化麦角甾醇具有抗肿瘤作用,本课题将探讨过氧化麦角甾醇对肿瘤细胞及低增殖群肿瘤细胞的具体影响。目的:探讨过氧化麦角甾醇对肿瘤细胞及低增殖状态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1)采用光氧化方法用原料麦角甾醇合成过氧化麦角甾醇;(2)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EP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3)流式细胞检测实验检测EP对人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影响;(4)糖剥夺条件诱导肿瘤细胞进入相对低增殖状态,流式检测糖剥夺诱导后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5)糖剥夺条件诱导肿瘤细胞进入相对低增殖状态,用Ed U参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状态;(6)MTT法对比EP、化疗药顺铂对肿瘤细胞及低增殖群细胞的作用;(7)Western Blot法检测EP对人肿瘤细胞内质网应激及UPR信号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8)建立裸鼠皮下瘤模型,在体内评价EP对肿瘤细胞影响。结果:(1)以麦角甾醇为原料,曙红为催化剂合成得到的过氧化麦角甾醇经液相色谱析及碳谱分析,确定得到的产物为过氧化麦角甾醇,纯度为96%。(2)EP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包括乳腺癌细胞MCF-7、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620、肺癌细胞H1299、H460、A549。EP对MCF-7的24h、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5.37±0.83μg/m L、11.86±0.70μg/m L;对HCT116的24h、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7.47±0.16μg/m L、22.8±0.12μg/m L;SW620的24h、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47.24±0.90μg/m L、16.06±1.12μg/m L;对H1299的24h、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33.32±2.48μg/m L、11.88±0.20μg/m L;H460的24h、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7.75±0.17μg/m L、9.199±0.48μg/m L;A549的24h、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5.32±1.09μg/m L、21.76±3.20μg/m L。(3)EP对肿瘤细胞MCF-7和A549均具有周期时相的影响,给药以后这两种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EP对MCF-7及A549细胞存在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4)对肿瘤细胞进行糖剥夺诱导后,肿瘤细胞MCF-7、A549周期同样发生变化,出现G2/M期的细胞比例增加的现象。(5)糖剥夺诱导后的H1299、H460、A549肿瘤细胞群中增殖期肿瘤细胞减少,H1299和H460细胞中,无糖培养24h后,细胞中处于S期的细胞降低为57.2%和68.9%,A549细胞在无糖处理48h后,S期细胞比例也降低为70.1%。(6)对糖剥夺诱导得到的低增殖状态肿瘤细胞和普通肿瘤细胞分别给药,相比于普通肿瘤细胞,化疗药顺铂对低增殖群肿瘤细胞作用减弱,但低增殖群肿瘤细胞对EP仍然敏感。(7)糖剥夺条件下肿瘤细胞H1299、H460、A549中GRP78水平明显升高,Ca2+水平明显变化,提示糖剥夺诱导细胞中可能发生非折叠蛋白反应及内质网应激;对糖剥夺诱导后的低增殖细胞给药,相应的GRP78水平降低。(8)预实验建立MCF-7皮下瘤模型,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的裸鼠瘤体积有所减少。结论:EP对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抑制作用,无糖诱导条件下产生相对低增殖状态肿瘤细胞,化疗药顺铂对低增殖群肿瘤细胞作用减弱,但低增殖群肿瘤细胞对EP仍然敏感。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体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的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探讨并研究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晶状体氧化损伤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及相关通路保护机制。方法: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H2O2)及治疗组(NR+H2O2)。SRA01/04细胞经过药物处理后,MTT法和Hoec
目的:调查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对最新脓毒症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对提升急诊科护士脓毒症指南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有效性,为护理管理者实施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问卷调查阶段为横断面调查。在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完成自制的《脓毒症指南认知调查表》,并进行预调查分析其信效度。采用整群抽样法,以某市十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脓毒症指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福建省福州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0名,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20名为对照组、30名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前2周内未服用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且生活事件量表总得分不高于10分;入院当天均行多导睡眠监测取得基础睡眠数据,并评定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因其耐压高,结构简易,控制多样化等特点,在高电压大容量工况中受到广泛应用,故对其精确建模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而直接对三相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进行谐波状态空间(harmonic state space,HSS)建模存在模型维度高,复杂性强,物理特性揭示不明确等缺点。本文利用三相系统的参数对称性,首先将三相MMC系统简化
研究目的:为了探究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直肠LST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病理与癌变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预后评估方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现的结直肠LST,与同期结直肠隆起型腺瘤进行对照研究,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大体形态、表面微结构、图像增强内
目的研究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是否存在关联,并探讨甲状腺功能对GDM的可能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产检的孕妇142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于妊娠早期行甲状腺功能(TSH、FT3、FT4、TPOAb)及空腹血糖(FPG)等检测并收集其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孕产史等一般情况,追踪至孕24~28周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GDM的诊断标准
目的:对比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行近端扩大切除术和常规切缘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探讨近端扩大切除术上切缘的位置,同时明确影响术后吻合口漏的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同一组医师连续收治的216例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扩大切除组95例和常规切缘组121例,分析两组在基线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及病理资料等方面的差
目的分析三明市百日咳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了解三明市医疗机构百日咳诊断报告情况,掌握三明市社区人群百日咳血清抗体水平,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三明市2005~2019年百日咳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监测医院收治的68例相关咳嗽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比较百日咳组和非百日咳组性别、年龄、免疫史、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SLE合并妊娠晚孕期超声母胎监测方法,寻求SLE合并妊娠孕期疾病复发的监测指标以及对不良妊娠结局(APO)的预警指标,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指导临床干预,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0年2月经我院诊断为孕30-34周SLE合并妊娠孕妇53位56孕次作为SLE合并妊娠组,每一孕次为一独立研究对象。随机收集同期无基础疾病及相关妊娠合并症孕妇5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
目的:1、改良海水淹溺性肺损伤模型;2、研究海水淹溺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及发病机制;3、探讨白藜芦醇对海水淹溺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12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C)8只,海水淹溺组(S)32只,白黎芦醇+海水淹溺组(S+R)32只,白黎芦醇组(R)8只,气管插管组(E)32只。S、S+R、E组再按照取材时间分为0.5h、1h、2h、4h四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改良气管插管模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