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通》释义研究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字通》是由明清之際的張自烈所撰,經由廖文英刊刻而通行於世的大型辭書。其編纂目的是增補、匡正《字彙》之闕誤。張自烈所處的時代,宋明理學發展較爲繁盛,但因其長居金陵,在學術理念上受到復社成員影響,所以更加偏向于漢學,重文字、重考據。前輩學者研究《正字通》,多從文獻作者、字形、語音三方面著手,鮮有以釋義爲側重點,對其釋義內容展開較爲全面而系統地介紹。而针对《玉篇》《字彙》《字彙補》等辞書的釋義研究已陆续出現。因此,本文借鑒前賢諸多成果,對《正字通》進行釋義研究。本文對《正字通》的釋義系統進行了概述。首先,介紹《正字通》的釋義體例,包括釋義框架、音義順序、多義詞義項處理,分別分析其體例設置背後的原因。《正字通》的釋義框架和多義詞義項處理策略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漢字多音多義的特點。“先音後義”的順序安排,反應了不同時代辭書對於注音的不同需求程度。《正字通》釋義方式的闡釋,主要圍繞直訓、義界、引錄型釋義三大類展開。釋義術語是從《正字通》大量訓釋語中歸納而來,並按照其具體的釋義功能划分爲三類:提示參見型、義界釋義型和評價判斷型。其中,提示參見型術語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能較好地反映編者的詞彙理念。書證引用中討論了引文選擇的特點:選取範圍廣泛、具有時代性和不明篇目。其中,張自烈對明代當時的部分文字學理論的接受和採納,使《正字通》的編纂水準有一定的提升。最後,概述了《正字通》釋義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釋義特點主要分爲:釋義兼顧語文性和百科性、釋義詳盡。釋義中存在的問題:訓釋語冗餘和義項歸納不當,是由於張自烈將文意作詞義解釋,而部分釋義生澀是由於張在訓釋語中使用哲學、醫學等術語所致。先前的常用詞研究,多從不同時代文本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而少有從不同辭書的釋義進行分析。故我們以《正字通》爲主,提取部分特定常用實詞的義項,與《說文》《玉篇》《廣韻》等不同歷史時期的辭書釋義進行歷時對比分析。通過常用代詞、名詞、動詞、形容詞四類實詞的個案研究,來描寫不同時代的辭書字典對同一個常用詞的釋義變化,從微觀角度探討《正字通》的釋義情況。具體而言,代詞方面:《正字通》係聯了一部分人稱代詞,我們認爲這是對詞類的初步建構。名詞方面:自然類名詞較爲重視內涵義;動物類名詞的釋義多提及動物的功能、價值,反應了“人類中心論”的基本觀點;人體類名詞中一部分訓釋語是來源於對中醫理論的概括;抽象類名詞,多將“心”作爲釋義主體,讓讀者能動地理解詞義。動詞方面:由於動詞關涉論元較多,《正字通》在釋義中部分改變了前代辭書的語義範圍。形容詞方面:部分形容詞的釋義思路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從間接釋義轉換爲直接釋義。張自烈在《正字通》釋義中體現的語言觀,可從系統論和變異論兩方面來分析。語言系統論體現在《正字通》建構詞類系統、參見功能成熟。語言變異論體現在《正字通》去叶音、釋義時注重本義之外的後起義。
其他文献
以天津市文化中心地下交通枢纽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了在地铁盾构穿越地下障碍物时,对地下连续墙和立柱桩的地下爆破施工技术。通过采取地下爆破等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
取钠型蒙脱石和钙型蒙脱石,经铜离子交换反应使其改性.研究改性前后蒙脱石吸附亚甲蓝的能力及其受温度、介质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并就吸附等温线和相关热力学参数进行分析.
用正交试验法选择熟料率值和煅烧温度为影响因素,研究了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合成条件与力学性能,并与相同组成的硅酸盐水泥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硫铝酸钡钙矿
介绍一种新型的保温系统,即以反射隔热涂料与保温腻子为外隔热保温、脱硫石膏轻集料砂浆为内保温的组合保温系统,并阐述了其基本构造、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结合工程案例,验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果树生产中发生与危害最为广泛的食心虫类害虫之一,由于具有分布广、隐蔽性强、自然天敌少等特点难以防治。生产中主要通过化学农药等措施来控制其为害,
二滩电站地下厂房中承受吊车梁基础的岩壁平台,是由混凝土和岩石锚索及大量的锚杆来支承吊车梁的荷重,为安全起见,在运行前进行了岩台吊车梁加荷试验。详述了试验经过并论证了岩
正确认识不同结构构造特征集料的碱硅酸反应(ASR)特征,对判定集料碱活性和诊断工程ASR事例以及采取正确预防措施均有重要意义、早期的以单一组分的高活性集料为基础提出的ASR模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技术,以CaF2为烧结助剂,在1 850 ℃烧结15 min, 成功制备了透明AlN陶瓷.随着CaF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密实度和透过率都随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