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增韧聚丙烯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考察了聚丙烯的三种新型增韧体系:β成核剂增韧聚丙烯体系,高全同聚丁烯-1增韧聚丙烯体系,β成核剂和高全同聚丁烯-1同时增韧聚丙烯体系。并用两种模型对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乙丙共聚物)13C-NMR谱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1)考察了β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对聚丙烯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当β成核剂的含量在0.05phr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维卡软化温度达到最小值。当β成核剂含量为0.05phr以下时,随着β成核剂含量增加,PP中β晶结晶度大幅度上升,同时α晶结晶度大幅度下降。增加β成核剂用量至大于0.1phr时,β晶结晶度略为下降,而α晶结晶度上升,但总结晶度随着β成核剂含量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2)考察了高全同聚丁烯-1的用量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随着高全同聚丁烯-1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硬度均呈下降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高全同聚丁烯-1含量为20%(质量比)时出现最大值:冲击强度呈上升的趋势。在共混物中,高全同聚丁烯-1对聚丙烯熔体结晶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聚丙烯含量较多时,对高全同聚丁烯-1熔体结晶以阻碍作用为主,当聚丙烯含量较少时,对高全同聚丁烯-1熔体结晶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 (3)考察了β成核剂对高全聚丁烯-1/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影响。发现加β成核剂的高全聚丁烯-1/聚丙烯共混体系与不加β成核剂的相比,随着高全同聚丁烯-1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下降更明显,冲击强度,在高全同聚丁烯-1用量超过20%时,出现脆韧转变;而未加β成核剂的高全聚丁烯-1/聚丙烯共混体系,在高全同聚丁烯-1用量超过40%时,出现脆韧转变。用偏光显微镜和DSC对高全同聚丁烯-1/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在高全同聚丁烯-1含量相同时,加入β成核剂后,球晶明显被细化。 (4)用Bernoullian模型和Markov模型统计公式对10组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乙丙共聚物)13C-NMR谱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由其所得方差值可知,所有样品中的橡胶组分数据均不符合Bernoullian模型,而符合一级Markov模型;然后用Markov模型的统计公式计算,画出共聚物乙烯、丙烯的数量和重量分布曲线,可直观地比较各样品的组成分布;同时定量给出共聚物数均和重均链段长度、链段分布指数及长链段的含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关阳离子聚合物絮凝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方兴未艾。如何优化聚合工艺、降低成本并提高聚合产物性能,是一项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工作探索了分散聚合法制备丙
随着电子移动设备及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具有大容量、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酚醛树脂经热裂解制备的热解碳材料,理论容量可达1000
共轭高分子半导体聚合物凭借其优良的电学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机光伏电池、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等诸多领域。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因为其易于制备和良好的环境稳定性,一直是一种非常热门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联烯当中含有连双键,可以通过双键的1,2和/或2,3的连双键聚合,这种全新的结构有望赋予嵌段聚合物以全新的性能,从而为制备各种聚噻吩功能材料提供更广阔的选择范围。本文采用Ni(dppp)Cl2作为
履带着地面挂胶可大大减缓金属履带对地面的冲击,避免对路面(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破坏,同时减少了车辆行驶时的震动和噪音。由于挂胶履带使用条件非常苛刻,导致行驶寿命短,替换费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是世界上大量使用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的生产。PAE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属环境激
钢筋腐蚀而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早失效是当今世界日益突出和普遍关注的灾害。Cl-侵蚀是导致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首要因素,研究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与防护已成为一项迫切任务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器件,具有超大容量及快速贮存和释放能量的特点。电极材料的性能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商品化的超级电容器用电极材料主要以活性炭为主,活性炭的生产厂家很多,但是由于其主要用途不集中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远远不能达到要求。少数专业生产的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亦存在比容量偏低、价格昂贵、性能不稳定等缺点。此外,目前活性炭生产原料中大部份
摘要:东北是北温带气候,四季分明且空气干燥,春季多风,夏季多雨,冬季多雪。虽受北温带气候的影响,但在地理环境及生态物种方面却有自身的地域特色,更可贵的是,东北地域拥有独特的人文情趣。东北地域山水绘画风格,寄情于山水人文情致,在对东北地域特点的描摹上,可谓硕果累累,创作出了东北地区独有的冰雪山水画作,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点,给中国绘画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关键词:东北 地域山水 表现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