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藤沼气厌氧发酵反应装置研发及发酵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irdfly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自21世纪以来,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沼气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优质燃料,能够代替秸秆和煤等能源原材。畜禽粪便、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有机垃圾等生物质废弃物可以利用沼气技术做到完全的无害消化,目前沼气技术是我国大力发展的四大重点可再生能源项目之一。因此,合理利用生物质资源,发展沼气产业,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缺口,也能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这些特点让沼气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可供农作物—黄瓜藤发酵制备沼气的设备,包括设备的设计选型、验证设备合理性、原料破碎能耗计算以及青枯比、投配率等典型因素对厌氧发酵反应的影响。本文对已有研究的沼气工程技术、相关的基本工艺,包括厌氧降解的过程、影响反应进行的因素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选取黄瓜藤作为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原料,在可行性和适用性上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本文在对原料预处理中详细阐述了在农作物破碎与耗能方面的相关性,利用数学工具—粒度表征,对农作物破碎后形成的颗粒进行表征,理论计算表明:在破碎力相同的情况下,粒度分布小于2mm的黄瓜藤,其质量分数占比为45%,而破碎能耗占比只有42.5%的,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能降低破碎能耗的破碎方式。(2)设计整套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罐体、罐体圆柱体壁厚的确定、搅拌器和电机功率的选取以及夹套与筒身的连接形式、夹套壁厚的确定;同时利用主要耗能装置,进行能量传递计算,然后从理论分析和温度传感器时间精度的角度,验证厌氧发酵反应器的合理性。(3)以常见农作物—黄瓜藤为原料,在中温(35℃)条件下,采用连续投料的方式,研究了黄瓜藤鲜活度对其产气性能的影响,也即黄瓜藤青枯比对黄瓜藤产气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取不同青枯比反应后的残留污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厌氧微生物的菌落情况,更进一步说明黄瓜藤的鲜活度对厌氧发酵的产气总量和产甲烷气体量的影响。(4)通过添加不同投配率的活性污泥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反应研究,通过反应过程中的产气总量、产甲烷气体量、PH等数据,分析不同投配率对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研究表明:投配率为7%时,对提升日均产气量有比较显著的效果,而继续提高投配率时,效果很不明显,但在后续的反应中,能持续保持较高的日均产气量;投配率为10%时,反应器内PH的波动范围从7.32下降到7.13,发酵罐内始终处在弱碱s状态,p H值的稳定性比其他两种投配率高,可以不通过添加弱碱性物质来调节p H值,而投配率分别为5和7%的实验PH则在第11天成弱酸性,此时已不利于厌氧发酵反应。
其他文献
对影响固定化颗粒密度的几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增大污泥的比例、氯化钙浓度及减少颗粒粒径都能提高固定化颗粒的密度,提出了几种改善固定化颗粒密度的方法,改用氯化钡作
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八行本<礼记正义>70卷,是<十三经>经、注、疏最早合刻本之一.本文利用清代以来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八行本<礼记正义>的收藏源流及其传本作了考辨.
&#39;互联网+&#39;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递增和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速公路上车辆追尾事故变得愈发频繁,及时有效的车辆防撞预警是防止车辆追尾碰撞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前方车辆主动防撞预警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和ZigBee传输技术对前方车辆检测、前方车辆测距、车-车通信系统和汽车防撞预警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了减少前方车辆检测过程中过多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车辆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率,
匾额作为传统建筑、民居的装饰构件,是展示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物件。但广西壮族自治区至今仍缺乏对匾额系统、全面的研究。文章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民居匾额
以实验室营养物(BNR)去除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验证,对侧流磷回收强化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预测均显示,在低碳源生活污水(BOD
苦参素是生物碱类药物,在临床上用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苦参素在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抗病毒、降低转氨酶、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免疫、治疗肾病等方面
<正>生态文化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认识自然,不再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来衡量划定动物的善恶,这就促使人们对狼进行再认识。吉尔吉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断头台》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