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文化视野下钢琴曲《花鼓》与《湖南花鼓》的比较研究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诞生了两首以花鼓命名的中国钢琴作品,一首是由著名作曲家瞿维于40年代吸取了安徽地方民歌《凤阳花鼓》和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养料,寻求了群众最熟悉的音乐语言创作而成;另外一首是由上海作曲家奚其明于20世纪70年根据湖南地方民歌《丫环调》以及花鼓戏《刘海砍樵》关系密切,利用湖南地方民歌羽调式特征和地方民间音调创作而成,以鲜明的锣鼓节奏贯穿全曲,描绘青年人蓬勃的精神面貌。本文借鉴了民族音乐学倡导的“在文化中去研究音乐”把这两首钢琴作品置于花鼓文化视野之下,通过梳理花鼓艺术的历史沿革与流变,总结花鼓艺术的显著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两首钢琴曲本体音乐形态的分析与比较,结合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历史大背景,论述了两位作曲家是如何利用钢琴这么一技术手段把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花鼓歌舞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并试图对两首钢琴曲的具体演奏与教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角度,运用了文献法、音乐分析法、音乐史学法、比较法等方法揭示了乐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朋友们认识、了解花鼓艺术,关注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与演奏,热爱中国钢琴音乐,时刻清醒的意识到钢琴技巧只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不断地推广和传承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走向世界,同时也繁荣了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内容。最后,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两首钢琴曲的比较研究,能够扩展到文化层面的学术探讨,提出花鼓艺术钢琴化、器乐化的现时性传承方式,并以花鼓艺术中最为成熟的璀璨之星凤阳花鼓为例,以凤阳花鼓文化局内人的角度和音乐学术研究局外人的双重角度,试着探讨花鼓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谈谈自己的浅见,希望得到艺术界乃至全社会对于中国传统花鼓艺术的关注与传承保护。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变频空调系统中.实践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小的稳态误差,同时对于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
民以食为天,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工序,人们对食品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分辨质谱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食品的检测和分析中。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分辨质
<正>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通过"五举措"多层次全方位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办案质效。一是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认罪服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有线电视台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线电视台网络安全保证需要,借助于Winpcap开发了使用于有线电视台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全网络的内容监控,在使用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旅客运输发展迅速,而城市轨道交通货物运输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城市运输资源的重要性在目前城市发展中日益凸显,很多城市对于货物运输的环保理念也日渐重视
信息技术使得疾控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更加有条理,给疾控档案的查找带来了便利,也加强了对档案的保存。本文阐述了我国疾控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了采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并对信息
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内容丰富,其中各类主题真人秀层出不穷。打破传统真人秀生产方式,创造出与时代价值相适应的真人秀,是电视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一档硬题材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