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连续多次高压氧(HBO)干预对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皮质细胞线粒体膜电势(ΔΨm)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IBD组、HIBD后高压氧治疗组(HIBD+HBO),后两组按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大脑左侧为损伤侧)。HIBD+HBO组动物在缺氧缺血(HI)后予以1-7天的HBO治疗,HIBD组及HIBD+HBO组动物按照处死时间点再分为Id,2d,3d,4d,5d,6d,7d亚组(各组n=10)。各组动物断头处死后,制备脑皮质细胞悬液,给予ATm标记物罗丹明123(Rod123)孵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ho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FL),并以该MFL为AΨm计量单位,分别记录各组左侧大脑皮质ATm绝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脑皮质细胞AΨm为(4.66±0.80)MFL;(2) HIBD组各时间点脑皮质细胞ΔΨm均低于正常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为1d时间点时(3.02±0.48)MFL,2d后ATm较前稍有升高,但2-7d时间点之间AΨm无统计学意义;(3) HIBD+HBO组各时间点ATm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最低为1d时间点时(2.32±0.77)MFL,但各时间点ATm呈现先明显降低再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其中1-4d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7d时间点ATm均接近正常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为6d时间点时(4.55±1.41)MFL。(4) HIBD+HBO组与HIBD组相比较,1-3d时间点HIBD+HBO组ATm低于HIBD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d时间点ATm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6-7d时间点HIBD+HBO组AΨm高于HIBD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对新生大鼠脑皮质细胞产生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可持续较长时间;HBO干预在HIBD早期并不能改善线粒体功能,但重复多次HBO干预后脑皮质线粒体功能可得到改善;关于HBO治疗HIBD的时间窗的确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图片4张,表格1个,参考文献5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