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纳米颗粒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表现出不同于宏观块状材料的光学、电子和催化等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金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尺寸及形貌密切相关,它们在光学、电学、传感技术及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何利用简易的化学方法合成尺寸和形状可控的金纳米颗粒并研究其性质、拓宽其应用领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尝试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包裹剂、乙二醇(EG)作为还原剂和溶剂在水热条件下还原氯金酸(HAuCl4)制备了具有规则形状的金纳米粒子。采用TEM、HRTEM、SEM、XRD、SAED、EDS和UV-vi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金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晶体结构以及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索了各种形状金纳米粒子的生长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水热法在乙二醇体系中成功的制备出了形状规则、尺寸为200-300nm的二十面体金纳米粒子,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颗粒是面心立方晶型,每个晶面都是{111}面。2.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合成了一种类似足球的新型金纳米粒子—截角二十面体,研究结果表明,该粒子由二十个六边形和十二个五边形组成,截角面是{100}面。3.对二十面体金纳米粒子及截角二十面体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考察了不同刻蚀程度对金纳米粒子的形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强体系刻蚀程度有利于单晶的生长,减弱刻蚀程度有利于孪晶的生长。同时,还考察了温度、反应物浓度、包裹剂的种类及浓度、溶剂等实验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参数对生成的金纳米粒子形态有重要影响。4.对纳米金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循环伏安法电沉积技术制备出了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并用于体外电化学检测抗肿瘤药物表阿霉素,纳米金电极识别表阿霉素灵敏度高,检测限达到10-8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