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用的材料属于游记。该论文主要研究游记类文本汉译英的翻译特点和技巧,以语言学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探索游记类文本的结构特点、汉译英原则和要点。游记类文本汉译英研究与旅游翻译研究存在不同之处,游记记录的是作者的游览经历,叙述性和真实性更为明显,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作者的情感表达。相对旅游翻译的学术讨论成果,游记类汉译英翻译研究还处在边缘化的状态,因为在文体结构上,游记类文本较为接近描述类文体,具有叙事、写人、状物、绘景等功能特点。因此探讨游记类汉译英的理论和实践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翻译报告包括五部分内容。首先,论文第一章对本次翻译项目做了简要的描述,介绍了所选翻译材料的来源、目的、意义、游记文本的主要特征以及游记类汉译英翻译研究现状。其次,论文第二章介绍翻译的过程。本文以游记出版物《大兴安岭森林小旅游》为翻译实践材料,选取一共九个章节的历史介绍、地理环境、人文生活和游历见闻为汉译英对象。在充分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汉英辞典、在线翻译词典和旅游相关专业词典,初步翻译后再校对、精翻,根据篇章逻辑调整译文结构,并从翻译实践中归纳和总结翻译特点和技巧。再次,论文第三章中论述了指导此次翻译实践的理论——功能对等理论。通过翻译实践,发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游记类文本的汉译英翻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实践过程中本着词义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的要求,总结出翻译原则和标准,重视信息转译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化繁为简,注意词汇的选择,以句子为单位,连句成章。然后,在第四章中,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例子体现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游记类文本汉译英的翻译方法,灵活应用音译、直译和意译、引申翻译、词性转换翻译、正译和反译、分译和合译、注释性翻译等。最后,在第五章中根据翻译实践进行总结。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实践,更可以用来监督和核对翻译实践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恰当性。翻译要体现译者的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杜绝疏漏造成的翻译质量下降。翻译工具书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正确的翻译工具,并要合理利用。游记类翻译不仅可以为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研究基础,还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对外宣传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