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田是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教育制度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是我国古代教育史晚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它产生于宋代并在历代的发展中逐渐完善。南直隶地区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之地。教育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教育经费主要来源的学田,其意义尤为重要。 本文从明代方志和地方文献入手,着重考察明代南直隶学田的形成、经营、流变等方面,以探求明代南直隶学田的发展轨迹及学田对于古代教育的意义。 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对明代学田的制度、类别、土地性质三个方面,分析明代南直隶学田形成的背景及其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从明代方志及地方文献的角度论述学田的经营与管理。通过对南直隶学田的基本规模、地方政府对学田的管理、学校对学田的经营和书院对于学田的管理四个方面,详细分析明代南直隶学田的经营实态。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南直隶学田的兴衰演变及历史意义。通过考察明代南直隶学田的兴衰演变,窥探明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田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证,南直隶学田的产生与发展正是南直隶教育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