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书目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洛大鼓是二十世纪在河南豫西地区产生并发展传播的鼓书类曲艺形式。其演出形式为一人或两人站立表演,以击鼓和打板配合说唱,以坠胡、三弦、二胡、琵琶等乐器伴奏。河洛大鼓唱腔质朴流畅,旋律简明活泼,内容生动多样,十分符合当地人民幽默、质朴、乐观的性格,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本文以河洛大鼓的演唱文本——即河洛大鼓的书目为研究对象,梳理论证河洛大鼓的源起和发展,归纳总结河洛大鼓书目的艺术风貌,分析探究河洛大鼓书目的文本分类,以期挖掘河洛大鼓书目题材和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全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回顾学界对河洛大鼓的研究状况并做简要梳理,陈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河洛大鼓的源起与发展。追溯河洛大鼓的源起和发展,介绍河洛大鼓形成的人文环境,河洛地区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积淀是产生河洛大鼓的外在因素。第二章:河洛大鼓的音乐特色及艺术风貌。河洛大鼓是洛阳琴书和南阳大鼓相结合的产物,在产生之初和陆续发展的过程中,都努力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不仅在音乐唱腔上纳百家之长,在书目上也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恢宏大气的阳刚之美和尊重生活的自然之美是河洛大鼓书目的艺术特色。崇尚道德伦理的惩恶和扬善、包容万象的吸纳力和辐射力则是河洛大鼓书目的文化内涵。第三章:河洛大鼓书目的文本分析。河洛大鼓的书目可分为短篇书帽、中篇书段和长篇大书三种类型。短篇书帽分为垫场书帽和开板书帽。中篇书段按内容可分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劝家书、还愿书。长篇大书的情节具有传奇性、连贯性和曲折性的特点,提示法、紧张冲突法和虚设法则是长篇大书设置悬念的三种方法。结语部分简述河洛大鼓的生存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西平大铜器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合奏形式,主要乐器为铙、镲、鼓等,具有特殊的表演风格和技法,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物质和精神都不太丰富的早期社会曾经风靡一时。然而近代由
期刊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两百多年前曹雪芹在完结《红楼梦》一书时的自评,留给后人以遐想,真是耐人寻味。笔者依然借助这几句诗来装裱本文,作为引子,
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地域和传统的不同上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其中也包含了文明、政治、经济。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西方文明逐渐向商业化经济发展,是一种商业文明。
学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