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洛大鼓是二十世纪在河南豫西地区产生并发展传播的鼓书类曲艺形式。其演出形式为一人或两人站立表演,以击鼓和打板配合说唱,以坠胡、三弦、二胡、琵琶等乐器伴奏。河洛大鼓唱腔质朴流畅,旋律简明活泼,内容生动多样,十分符合当地人民幽默、质朴、乐观的性格,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本文以河洛大鼓的演唱文本——即河洛大鼓的书目为研究对象,梳理论证河洛大鼓的源起和发展,归纳总结河洛大鼓书目的艺术风貌,分析探究河洛大鼓书目的文本分类,以期挖掘河洛大鼓书目题材和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全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回顾学界对河洛大鼓的研究状况并做简要梳理,陈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河洛大鼓的源起与发展。追溯河洛大鼓的源起和发展,介绍河洛大鼓形成的人文环境,河洛地区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积淀是产生河洛大鼓的外在因素。第二章:河洛大鼓的音乐特色及艺术风貌。河洛大鼓是洛阳琴书和南阳大鼓相结合的产物,在产生之初和陆续发展的过程中,都努力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不仅在音乐唱腔上纳百家之长,在书目上也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恢宏大气的阳刚之美和尊重生活的自然之美是河洛大鼓书目的艺术特色。崇尚道德伦理的惩恶和扬善、包容万象的吸纳力和辐射力则是河洛大鼓书目的文化内涵。第三章:河洛大鼓书目的文本分析。河洛大鼓的书目可分为短篇书帽、中篇书段和长篇大书三种类型。短篇书帽分为垫场书帽和开板书帽。中篇书段按内容可分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劝家书、还愿书。长篇大书的情节具有传奇性、连贯性和曲折性的特点,提示法、紧张冲突法和虚设法则是长篇大书设置悬念的三种方法。结语部分简述河洛大鼓的生存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