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B761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761)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retinal light damage)的保护作用。 方法: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用药组);A组分为A1组(单纯光损伤组)和A2(生理盐水组),B组分为B1组(低剂量用药组),B2组(中剂量用药组)和B3组(高剂量用药组),每组均有10只小鼠。造模方法采用:体积为1 m3自制光损伤箱,,箱内6个面均装有36 W的荧光灯管共20只,箱顶装有排风扇,箱底为密集的通风小孔,用数字式光照度计(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产品)检测箱内的光照度为(16462.5±390.8)1x;动物分组光照,每组5只。光照前先暗适应12 h,之后光照12 h,连续3个循环,在光照前30 min,用1%的阿托品加托品酰胺的混合液对所有的动物进行双眼散瞳,总光照时间为36 h。在光照全过程中,箱内温度保持在30~34℃。造模前1周B组小鼠分别按0.36mg/kg、0.72mg/kg、1.44mg/kg灌胃给药;所有动物于造模后24h、72h、7天、14天、30天经断颈处死,迅速取出眼球,沿眼角膜缘切开眼球,去除角膜、虹膜、晶状体及玻璃体,将每组每个时间点各1只眼球固定于眼球混合固定液中,24小时后移入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中用于凋亡细胞检测和光镜观察。另一只眼球用2.5%戊二醛固定1小时后,移入二甲胂酸钠缓冲液中,用于电镜观察。最后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各组平均值X和标准差S,两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或LSD—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 结果:光镜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A1、A2组均可见视网膜多层均受损严重,B2组视网膜损伤较A2组明显缓解。小鼠视网膜厚度光镜结果统计分析显示:A2组与A1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和B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2组与B1组组间比较及B3组与B1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间比较:如用药组B2组与对照组A2组相比其B2组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经统计学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而B1组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鼠视网膜外核层计数结果统计分析显示:A2组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与A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2组与A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1组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结果显示:A1组外节盘膜严重肿胀,结构排列紊乱,大量空泡变,内节线粒体球形变,线粒体嵴断裂,有些部位可见空泡样改变;外核层核间隙增宽,部分核膜不完整。A1与A2组表现基本相同。而中剂量给药组即B2组外节盘膜肿胀明显减轻,内节线粒体的球形变减轻,嵴断裂减少,外核层细胞排列较有序,大部分呈镶嵌样排列,核间隙基本正常,内核层边界清楚,胞核完整。B2组表现和B3组基本相同。B2,B3组的损伤程度较A2、B1组明显减轻。 结论: EGB761能拯救视网膜外层的退行性变性,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