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空间研究是社会学和地理学的经典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和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城市空间呈现出内部更新与外部扩张,出现更多局部化和破碎化的社会空间。在以往的研究中,城市地理学者更注重利用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定量的因子分析对城市进行社会区分析,得到宏观尺度上的城市社会结构,而那些局部化和破碎化的社会空间被街道层面的普查数据所掩盖,导致最终结果难以给予合理的解释。而社会学家擅长社会调查,利用问卷和访谈,另外改革开放三十年,大部分社会空间研究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缺乏对中小城市的研究。本文以宁波市孔浦街道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口述史收集,在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进行研究。经过对同一街道不同类型的四个社区研究,按照居民居住、购物、休闲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居住空间、购物空间、休闲空间等空间变迁对居民的影响,以及居民社会阶层变迁与家庭变迁对社会空间的影响。再根据社会空间质性分析主要根据孔浦居民的口述史进行质性分析,总结出孔浦街道的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中的共性,结构化分析社会空间变迁。 研究发现,在宏观尺度上,社会供给的变化和制度变迁;在中观尺度上,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的变迁,造成了社会空间变化,对城市居民产生了各种影响,在居住上,居民的住房来源由单位分房向自购商品房转变,居民的住房面积扩大和配套设施完善,迁居变得更加自由;在购物上,不断出现新的购物空间丰富了居民的购物来源;在休闲上,城市空间的更新与基础设施的改造,丰富了居民的休闲场所。在微观层面上,居民社会阶层分化与家庭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对居住、购物和休闲空间的需要,引导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造成社会空间分化与新的社会空间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