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是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适度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会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但过大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则会制约区域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因而促进区域物流既快速又均衡的发展,是各级政府追求的目标。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30个省市的区域物流和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区域物流的均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和四大区域物流发展差异进行定量测算,并利用其空间可分解特性,将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之和,进而分析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然后,理论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选取各影响因素的变量指标,在此基础上引入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估计出各解释变量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而建立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决定模型;最后,基于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决定模型,运用夏普里值分解法,计算出各解释变量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贡献度,进而从省际视角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缩小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物流总体差异和东部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大致呈现“扩大—缩小”的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中部、西部和东北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的作用居于次要地位;人均工业增加值、人均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物流基础设施投入、第二产业结构、交通线路网络密度、外资利用水平和政府干预能力是缩小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因素,省际地域固有因素、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和劳动力供给水平是扩大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因素;其中,人均工业增加值和省际地域固有因素是形成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初期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干预能力一直是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