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从此,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利益主体和社会组织形态也随着时代的推进而不断地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同样,时代的更迭带来的还有各种新兴职业的崛起,这些对人们的职业思维方式和职业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每年都为各种岗位输送大量的人才,这使得大学生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率低的问题依然突出,职业选择形势较为复杂,例如部分学生在就业后却频繁跳槽,部分用人单位反映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缺乏相应的敬业精神等。这些问题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等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掌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以及树立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总趋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价值观,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也是论文选题的重要原因。论文主体结构内容包括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概述、时代价值及要求、存在问题和优化对策四章共13个小节组成,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开展本研究。第一部分理论概述,共3个小节。首先通过对“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三个概念从学理视角层层递进阐释的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本质内涵进行剖析;其次,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目标、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两方面切入,具体对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要素构成进行了阐释;第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青年择业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三方面内容阐释,对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借鉴进行阐析。通过上述概念界定、要素构成和理论依据三方面内容的分析,旨在从学理层面丰富和深化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部分时代价值及要求,共3个小节。首先从“新时代迎来的机遇、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两方面切入,论证了开展本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面对的机遇与考验;其次从“促进大学生规划自身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诉求和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前行的重要保障”三方面切入,论证了开展本研究的时代价值;第三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引领、坚持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培育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培育重点和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四方面切入,论证了开展本研究的时代要求。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明晰开展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第三部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共3个小节。首先从学生主体切入,对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我们发现,面对复杂且多元的就业环境以及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信息化飞速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普遍呈现出“享乐主义蔓延,敬业精神缺乏、自我意识强烈,集体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功利,奉献精神不足、创业认识局限,创业准备欠缺”等问题;其次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没有覆盖全过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不完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乏针对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性”四方面切入,对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最后,从“职业价值观教育内涵定位不够清晰、职业价值观教育方法内容更新不够及时、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不够成熟、职业价值观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完善、职业价值观教育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五个层面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上述三方面研究,旨在从学理层面对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然现状进行梳理与概括,为其后续开展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与科学借鉴。第四部分优化对策,共4个小节。在前期学理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政策文本与系列文献资料,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队伍、整体环境四个角度切入,归纳出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四个方面的优化对策:一是更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二是改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形式;三是强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队伍;四是优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环境。通过本研究,一方面从学理层面通过对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等概念、要素构成与理论资源的梳理与归纳,旨在丰富和发展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其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要求、现状特点与问题以及优化对策等系列内容的阐析,旨在理析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明晰其现存种种问题现象并提出优化对策,以此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学理支撑与科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