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推广体制是农业科技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开展农业推广工作所采取的组织制度,其内容包括农业推广机构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根据农业推广学建立和农业推广实践发展的需要,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等比较典型国家的农业推广体制,提出了国外农业推广体制对我国的启示。随后对中国农业推广体制现状进行了基本评述,指出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业推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农业推广体制转轨滞后;2.推广机构设置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3.农业推广科技投资机制不健全,供给量严重不足;4.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5.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分离,相互间协调困难,难以共同发挥作用;6.基层推广组织在提供推广服务时存在偏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倾向;7.农业推广队伍不稳定;8.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经验不足,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入世后中国农业推广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农业推广面临形势的严峻性,提出了推广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思路,提出要面向市场和农民,自上而下开展推广工作,用世界的眼光认识和改革我国农业推广。根据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问题,因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和不同的市场、乡村和农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构建了以下6种农业推广模式:1.政府+科技单位+农户——协作型模式;2.科技单位+产业主体——产业型模式;3.科技单位+基地+农户——基地型模式;4.科技+企业+市场+农户——企业型模式;5.科技单位+市场+农户——市场型模式;6.民间团体协会+农户。本文提供了三个农业推广体系的典型案例。 中国农业推广体制改革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保证:强化政府调控,改善农业推广宏观环境;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筹资渠道;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培养高素质的推广人员;教、科、推三结合,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接受率;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社会化;鼓励发展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通过上述改革,中国农业推广体制将成为在政府农业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以国家办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民间团体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农业科研、教育密切配合的农业推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