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年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部分地区逐步增大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从而危及水资源安全,引发社会问题。地下水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严格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刻不容缓。以往对地下水的管理多集中在用水总量控制,然而由于地下水取水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实行严格的地下水总量控制面临诸多困难。由于地下水位易于监测的特点,相对于总量控制,水位变化更能直观、真实反映地下水资源变化状况,更能体现管理者在地下水管理中的绩效。因此,本研究切合水利部于2012年设置《地下水“双控”管理模式研究》专题,希望通过对地下水总量和水位的综合研究,探索地下水位控制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提出地下水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地下水双控管理(后简称双控)是一种将取水总量管理和水位控制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本文从管理实践的可操作性出发,探讨了制约地下水管理水位的多种因素,提出构建双控管理模式需遵守的四项约束性要求(避免生态恶化、控制海水入侵、防止地面沉降和邻区影响最小);通过水量均衡原理,建立水位控制和水量控制之间的联系,完成了双控管理模式的方法构建。本次研究将疏干率这一相对值引入管理体系,使得构建的双控模式具有较广的适用面;以水均衡理论建立水位变化和地下水开采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成为调控开采量,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双控管理模式初步构建完成后,本文选取邯郸市东部平原地区(约7430km2)为研究区域带入双控模式进行了管理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邯郸市东部平原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制定的目标管理水位和调控开采量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所构建的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与以往的管理方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双控模式具有可操作性高、普遍适用性强、可实现精细化管理、利于科学考评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