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自1982年起,到2012年,我国共八次颁布了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共有26处湖泊类风景区。中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但自然风光多集中在历史或宗教名山,分布颇众的湖泊却鲜有推广,外国游客也对中国特色湖泊了解甚少,景区的英文宣传缺失或接受度不高,对此,本文致力于这一类型风景区外宣语的研究,将中国的湖泊之美推广出去。另外,在现有的旅游翻译或景点外宣语的研究中,研究最多的是功能翻译,这一角度关注了中英翻译中的功能对等问题,但没有本质地研究英文译文是否能对英文读者起到实际的作用。其次数量的学者关注到了这一点,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研究景区的英文翻译,考虑到了译文对潜在读者的影响和有用性,本文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入考虑英文外宣语对英文阅读游客的实际可接受程度,从以读者为本的接受美学出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非中文母语的外国游客进行深入调查,从而能够切实地提出现有外宣语地有力和不足,让中国地湖泊类景区乃至所有景区的英文外宣语更加符合外国游客的审美。本文搜集了中英文介绍较为完整的湖泊类风景区英文翻译,通过对各景区官网和旅游专著的归纳与梳理,本文对国内湖泊类风景区地官方翻译大体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最后确定了选取26处风景区中的8处来重点分析,共计英文5973词。在研究译文的基础上,作者发现译文有多处难以理解,有的长篇论述诸如地点、成因,有的按照中文习惯讲述一个并无突出情节的历史故事,这些内容在中文读者看来都不易理解,所以作者试图提取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介绍,对实际上潜在的外国游客进行调查,从而对中国著名湖泊类景区的外宣语质量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在调查问题的选取上,本文详细阅读了朱立元的《接受美学导论》和金元浦的《接受反应文论》,从读者接受相关的三个维度:期待视界,审美愉悦和走向读者来设计问卷问题,从而得出理论支持的结论,结论又丰富了理论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