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反思作为教师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多年来吸引了众多教育界研究者的关注。但是有关教师反思的本质特点的研究非常少,尤其是关于实习教师反思特点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着眼于中国英语培训机构的四位实习教师,旨在(1)近距离剖析实习教师在培训机构不同阶段的反思状况;(2)探究其反思的变化和特点以及对实习教师成长的作用。参与研究的四位实习教师来自中国的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她们在培训机构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成长,包括培训阶段,课前阶段,上课阶段和课后阶段。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不同阶段收集的实习教师的反思日记和研究者对实习教师的采访。研究者应用Xu(2012)基于Moscovici(2000)的社会认知理论对社会认知的划分标准,将实习教师的反思定位为基于规则、范例、线索和模式四种不同特点的反思。研究发现,在培训阶段和课前阶段,实习教师更多地使用基于规则和范例特点的反思,而在上课阶段和课后阶段,实习教师则更多地使用基于线索和模式特点的反思。这种反思变化是实习教师的内在能动性和外在环境作用的结果。此外,本研究在探索实习教师反思的特点时发现培训阶段使用的教师范例只是另一种规则的展现形式。此发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教师培训项目中优秀教师范例的使用并不能对实习教师的成长产生显著作用。最后,本研究指出,实习教师反思的变化只是个自然过程,后期基于模式和线索的反思事实上并没有质的提升,新的反思只是对前期反思的一种实践否定。因为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或实践证明,新的反思并没有对实习教师后续的教学有实质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