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如何增效,农村如何稳定,农民如何增收一直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重点。农业结构调整是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会理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发展特色农业是会理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油橄榄是名、特、优经济林,是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化经营的林业产业,发展油橄榄将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而推进会理县农业生产化进程;又可实现林业产业升级,促进会理林业“两大”体系的构建形成。研究会理县油橄榄的产业发展问题,对于会理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油橄榄生长受温度、水分、光照、海拔、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会理县位于油橄榄一级适生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条件。通过对会理县油橄榄气候适宜性分析,结合油橄榄生态适宜条件,对会理县油橄榄立地条件进行分析。选择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源保证、道路通达性共5个因素作为油橄榄种植适宜区分布的主要指标,根据油橄榄适宜分析控制性指标,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会理县油橄榄生态适宜区评价模型,结合会理县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会理县油橄榄种植适宜区域,其空间分布特点为:(1)会理县适宜油橄榄种植的区域较广,共计130.91万亩,其中非耕地88.54万亩。主要分布在区域的西南部以及东部,且集中度较高。(2)结合土地利用类型,会理县油橄榄种植的适宜区主要集中在林地、草地、果园,适宜区内林地(包含有林地)占地面积34.9万亩,草地占地44万亩,果园占地6万亩。(3))结合行政区划来看,油橄榄适宜区较为广泛的分布在南阁乡、通安镇、海潮乡、河口乡、爱民乡、富乐乡、树堡乡、彰冠乡、关河乡、新发乡、黎溪镇、绿水乡。(4)适宜区受地形条件影响,南坡分布较多、北坡分布较少,且坡度相对平缓。会理县具有50多年的油橄榄种植历史,其油橄榄产业发展经历了引种试验阶段、推广种植阶段、衰退阶段和复苏阶段。从产业发展优势来看,会理县是我国油橄榄种植的最佳适宜区之一,具有发展油橄榄产业的充足的土地资源,同时油橄榄产业符合节水农业发展的方向。但与此同时,会理县油橄榄产业也面临着政策缺少经费、支持力度不够,良种覆盖率低、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缺乏技术人员等问题。当前油橄榄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油橄榄产业也符合全省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生态凉山”、“生态会理”战略部署,会理县油橄榄产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转变农户传统种植习惯所面临的较大转换成本也将对会理县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挑战。加快会理县油橄榄产业发展,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各类资金;二要加快良种基地和标准园的建设;三要“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四要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协会组织,发展专合组织;五要促进土地、金融等机制的创新;六要健全科技,农技,信息,病虫害防治等配套体系;七要加强组织领导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