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InverseSyntheticApertureImagingLidar,ISAIL)是逆合成孔径技术与相干激光雷达的结合,以激光作为发射信号,使用大带宽激光信号和虚拟的合成孔径来实现远程目标的超高分辨率成像。与常规的激光雷达相比,由于引入了逆合成孔径技术,其空间分辨率不会随着观测距离的增加而变差;与传统的逆合成孔径微波雷达相比,由于激光信号的波长更短,可以获取远距离目标的细节信息,是一种新型主动遥感探测成像技术。  由于ISAIL波长在微米量级,而分辨率在厘米量级甚至亚厘米量级,所以相位误差尤其是二次相位误差非常严重。因此如何减小回波相位误差的影响,对成像目标进行有效的运动补偿,是将ISAIL推向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围绕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成像算法研究,No.K505120204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成像技术的研究,No.61001210)的研究内容,以ISAIL方位向信号处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二次相位产生的图像散焦问题展开研究。  主要的研究内容可以概述为以下三部分:  1、基于时频分析的成像算法,从S-method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线性调频信号(LFM)的时频分析方法,该方法将重排原理运用到S-method中,有效地提高了信号时频分布的聚集性;然后将该方法与传统的距离-多普勒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SAIL的修正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图像方位向散焦问题,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2、分析了目标均匀转动时二次相位产生的原因及其对ISAIL成像的影响,然后从目标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相位估计的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粗略估计二次相位系数,设定搜索范围,进行一维搜索获得二次相位的精确估计值,进而进行相位补偿,较好地解决了方位向的散焦问题。最后通过线性调频信号实验和点目标模型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3、针对目标非均匀转动所导致的图像散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估计的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方位向回波在时频平面上的多普勒特性,估计旋转速度,然后进行方位向重采样、插值处理,将非均匀转动转化为均匀转动,有效地解决了方位向的散焦问题,仿真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迅猛的发展,渗透覆盖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高速率、高质量、高覆盖率的信道的需求越来越突出。然而,由于超轻便携PC (Ultrabook)、平板电脑
现代社会对无线通信业务需求迅猛发展,最明显的趋势是要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因此对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很大的要求。LDPC编码、多中继HARQ协作通信以及OFDM技
随着无线通信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和改善信道的传输性能逐渐成为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线通信研究的重要问题。信号在无
安全辅助驾驶系统(Safety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简称SDAS)在保证交通安全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交通事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速度标识牌的检测与识别是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
随着语音信号处理中各项技术的发展,语音激活检测技术已经在通信系统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种种需求使得VAD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语音激活检测技术能够使通信系统
无线电是卫星通信网络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目前主要采用时分复用技术,但是该技术未能有效地利用现有频谱资源,通信容量的扩充也只是依靠高频带宽来完成。因此,如何在卫星通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