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较普通混凝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耐久性能也低于相同条件的普通混凝土,限制了再生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的广泛应用。在薄壁钢管中灌注再生混凝土,形成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利用钢管的套箍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再生混凝土浇注于钢管密闭空间内,改善了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能使钢材和再生混凝土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特长,成为一种有效的结构形式。本文对圆形和方形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了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1)通过对2根薄壁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和2根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定常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和滞回特性,分析其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时柱根部200mm范围内钢管壁发生屈曲外鼓;低周反复荷载下滞回曲线较为饱满,构件延性系数在4.0左右,说明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2)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过程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给出模拟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并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了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受力过程。(3)基于试验研究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理论模型、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及延性系数简化计算方法,并用试验的试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用于结构抗震设计的理论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重庆市奉节县卧龙岗滑坡地质条件、形成机制。在三峡库区各种特殊的工况条件下,采用滑坡推力计算法(传递系数法)对主滑断面作稳定性验算,得出卧龙岗两个滑坡目前均处
钢管轻集料混凝土是在钢管中填充轻集料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管轻集料混凝土除了同样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等优点外,自重还可降低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公路、水利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边坡,人们将越来越多地遇到滑坡治理问题。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支挡措施己在边
本文通过对已有模型试验、数值分析试验以及土压力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得出影响土压力大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而根据大量的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数据,总结出围护结构变形模
铁尾矿砂自密实混凝土(Iron Mine Tailings 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ISCC)是指在普通型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中用工业废料铁尾矿砂取代或者
本文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对基坑开挖,以及内支撑结构体系产生温度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地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内支撑结构体系的影响。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土体参数,支撑长
钢框架梁柱T型钢连接是一种由螺栓连接的连接,这种连接具有安装简单、造价经济等优点,然而人们对于这种连接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的认识还远远不足,为了寻求更有利于抗震的连接
目前在顺层边坡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其一,对边坡与其赋存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其二,对人工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与渐进破坏过程研究较少。因此,深
基于极限分析理论的特征线法是一种令人熟知并被广泛应用的数值方法。本文即采用特征线法,对不同粗糙程度基础下的地基承载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首先将土体视为理想刚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深入,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数量和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建筑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成为城市建筑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