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健身活动场所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游憩、休闲、健身以及科普文化活动的空间。然而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空间秩序混乱、尺度失衡与人性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散步道系统是公园中步行活动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景观空间的脉络与肌理。在城市公园散步道系统的研究中,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构建城市公园散步道立体化、多层次、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并不断拓展其生态与人文内涵,对于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划分、构建均衡有序的生态空间模式以及人性化景观尺度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基于对国内外散步道相关理论研究与人性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国外城市公园散步道建设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学习,研究城市公园散步道的组织形态与空间模式,指出城市公园散步道系统对城市环境以及居民的不同功能与作用。在分析散步道系统传统空间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源、汇、流”的生态理论,建设城市公园散步道系统生态化空间模式。
(2)论述了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内涵、指导原则以及理论基础,总结与散步道系统建设相关的人性化设计理论,指导散步道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3)通过对建设人性化散步道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人在散步道系统中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的研究,提出散步道系统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即从宏观层面构建便捷的散步道交通组织;在中观层面建设生态化、人文化的散步道空间网络以及微观层面上人性化的散步道景观设计,从而建立起具有完整性与多层次的散步道体系。
(4)以湖南烈士公园为例,在对步行环境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烈士公园自然条件与人文特色的挖掘,提出烈士公园散步道系统人性化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