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目光更多的关注于如何通过合作来达到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在通往合作的道路上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之间总是充满着大大小小的矛盾与冲突。个体作为群体活动的参与者与群体利益的分享者,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单方面的实现个人的利益或群体的利益,同时还应该包括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相冲突时如何实现合作的潜在利益、如何有效地解决合作中的冲突以实现个体与群体利益的共赢。本研究选择社会两难问题中的一种研究范式——公共物品两难作为背景材料,采取问卷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自我效能感、反馈以及奖励在社会两难决策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整个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分别探查了自我效能感对社会两难情景中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集体反馈和个体反馈对个体合作行为的影响差异、自我效能感与不同反馈方式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在第二部分中,选取外在因素中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奖励,基于强化理论设计了三种不同强度和比例的奖励方式,即连续强化式的奖励、固定间隔强化式的奖励、变动比率强化式的奖励,从结果信息的角度来探查哪一种奖励对促进个体的合作行为更有效。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社会两难情景下,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的合作行为存在差异,与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相比,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合作倾向。(2)社会两难情景下,不同的信息反馈方式对于个体的合作行为的影响不同。集体反馈方式更能有效的促进合作。(3)社会两难情景下,不同的反馈方式对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合作行为有不同的影响。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受反馈方式的影响不大,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易受反馈方式影响。个体反馈方式下的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的竞争倾向更明显。(4)社会两难情景下,不同的奖励方式对个体的合作行为的影响不同。变动比率强化式的奖励方式比连续强化式和固定间隔强化式的奖励方式更加有效,更能引发个体高而恒定的合作行为的出现,且合作行为不易消退。